江宁区2010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点
发表日期:2010/3/2 12:52:14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36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江 宁 区 教 育 局
江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江宁文明办〔2010〕4号 江宁教字 〔2010〕9号 江宁关工委〔2010〕4号
江宁区2010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点
各街道、各部门(系统、单位)关工委,各中小学:
2010年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公民教育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2004]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江宁区201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目标》、《江宁区201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江宁区关工委2010年工作要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解放思想、扎实工作、突出重点、勇于创新,为全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文明新江宁做出新的贡献。
一、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主渠道。在学校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尊重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了解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愿望,以体验教育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实践环节,精心设计和组织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育人活动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一是要强化未成年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毕业典礼,广泛开展“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家乡”、“喜迎上海世博会”、“欢庆广州亚运会”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激发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情感,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帮助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组织开展第七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二是要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要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健全中小学德育工作网络体系,构建“家长学校平台”,办好“家长论坛”,要利用一切时机和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让中小学生在参与中提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抓好以上元小学、竹山中学为基地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三是要着力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广泛建立学生“志愿者服务岗”、“文明监督岗”,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严格履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礼仪规范》,组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小手拉大手,全家文明走”实践活动和“文明礼仪传承”行为教育,全区开展“文明礼仪之星”评选和表彰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动员广大中小学生参与文明城区建设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教育学生争做合格的现代文明人。
四是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与科普教育。全区中小学校要强化预防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组织各类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举办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校青少年科普教育受益面达90%以上。启动实施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
二、发挥“三结合”教育作用,着力提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实效性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整体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一是着力抓好联席会议。充分发挥街道、学校、社区两级联席会议的组织协调、上下沟通、工作部署、抓点带面、检查督促、调查研究、总结表彰的作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特别是“两特”(在校特殊学生群体和特殊家庭学生群体)、“两失”(失学、失管群体)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问题。学校和社区要建立通讯网络,建立“两特”、“两失”未成年人台帐,掌握情况,摸清动态,组织“五老”人员对“两特”、“两失”未成年人从学习、经济、生活,特别是思想等方面联手开展帮扶活动,使之生活上得到温暖,经济上得到资助,学习上得到解难,心理上得到解脱,不良行为得到纠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是着力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不断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坚决清理不符合规定的校园周边网吧、音像场所、娱乐场所、游戏厅等,着力解决校园周边区域管理中存在的娱乐环境格调低、生活环境脏乱差、居住环境隐患多等突出问题,努力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学习工作环境。组织动员更多的“五老”参与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义务监督工作。
三是着力营造绿色上网环境。学校要对未成年人加强网络知识教育,开展“遵守网络道德,抵制不良之风”、“拒绝网瘾,文明上网”等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和使用互联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集中社会力量努力打造安全的网络环境。按照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行业自律与强化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全区各类网吧的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规范经营秩序。
四是抓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的普法教育。进一步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宣讲团和“五老”人员的作用,开展远离“黄、赌、毒、淫”的警示教育和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广树正面典型,努力弘扬正气,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护法,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五是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基地、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及其他活动场所建设,为中小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营造“绿色健康”的成长空间。继续推进校外教育校外辅导站建设,社区(村)校外教育辅导站、辅导站分站覆盖率达到80%以上。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校外辅导站这个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解决学生节假日、双休日的延伸教育问题。
三、进一步强化工作创新,努力探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途径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各中小学应与街道关工委积极配合,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紧扣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认真做好调研工作,以更好地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当前,要加强信息环境下学校德育、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五老”优势,开展“三结合”教育等问题的调研,努力探索与实践适合当代未成年人发展的办法和措施,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是创新教育举措。依托中小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加强对未成年人道德行为的考核,把未成年人道德行为纳入到学期学生全面素质考核中;通过社会力量建立“青少年帮教中心”,通过多种举措,努力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三是创新教育载体。注重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使各项活动紧扣时代性,富有吸引力,突出教育性,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陈出新。及时总结、表彰、宣传青少年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积极推广各中小学校和街道关工委开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好做法和新经验,努力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载体、新途径、新方法。开展好一年一度的表彰和奖励优秀学生活动;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十佳少年、优秀少先队员、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活动,在未成年人身边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激励未成年人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自觉投入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中,在价值追求多元化的现实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赢得未成年人,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各中小学要主动与各街道关工委联系,结合各自的实际,共同制定好2010年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一式三份)于3月底前上报区教育局普教科707室。
南京市江宁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
南京市江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0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