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正文

在改革与创新中前行

发表日期:2010/12/6 15:29:2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350位读者读过

在改革与创新中前行

南京市江宁初级中学  朱孟水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已红红火火, “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观念, “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课改的核心。课程改革需要教学改革的积极呼应,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和突破口在课堂。高效素质化的课堂教学是同仁们的共同追求。然而考察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不难发现课堂教学存在许多误区,笔者通过“想想”、“做做”、“试试”、“读读”“议议”等活动,让学生 在“乐”中学,在“做”中学,在“悟”中学,在“思”中学,在“美”中学。努力打造低耗高效的生态课堂。

[关键词]:议议、做做、试试、读读、想想

笔者曾读到一篇文章“人具有学习的天性,人从出生开始,就是靠学习的天性自然地学会说话、走路、认识世界、学会思考,人的这种学习的天性不应该因为进入学校教育就嘎然而止”。而看看学生的疲累和倦怠、低效、厌学,痛心反思:孩子学习的天性到哪里了?我们的教学是否遵循自然的规律,是否限制了孩子学习的自由。考察当前农村中学课堂教学实践不难发现,仍有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误区。

误区之一;一到底,堂“灌”。

确实,“老师讲,学生听”一直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课堂上唯恐讲之不周,讲之不祥。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讲得过多,讲得过细,面面俱到,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自己消化的时间。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 这些孩子上课的听和看,只是在欣赏老师的教学,就像不断在接受输入信号一样。课堂教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误区之二:一练到底,满堂“练”。

有的教师又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一讲到底变为一练到底,美其名曰强化训练。教师的教学工作成了:备课找题目,上课做题目,讲解对答案。学生对这样的教学编成顺口溜:“不是灌,便是串,要不就是满堂练”,而所练内容,往往未经过精心设计,精心选择,多为信手拈来,缺乏明确的目的,多为缺少整合、机械重复的练习。一练到底,满堂练的结果,自然是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活力,徒耗学生精力,事倍功半。

误区之三:一问到底,满堂“问”。

强调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有的教师却又把“满堂灌”变为“满堂问”。往往把一句意思完整的话截成几段,老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之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名为“启发式”,实为“提灌式”,用提问的方法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方肯罢休, “问题教学”离不开“问题”,但课堂提问并不等于“问题教学”,课堂提问要有限度,不能滥用,不能整堂课从头问到尾,要适时而止。古人云:“过犹不及”,切不可以问代讲,以问代练,以问代评。

沃德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学习的最终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学生要会说出来、想出来、写出来。所以课堂的真正效果并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讲得多精彩,而是学生想了多少、做了多少,是否针对问题在积极地思考。

怎样才能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改变教学方式,走出课堂教学的误区。下面,浅谈一些课堂教学的做法和启示: 

  1.花点时间议一议,让学生 在“乐”中学。

 无论什么课,开始大都要“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登的支架。课堂因此有生气,有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问题,用“想一想”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教《勾股定理的应用》这一课开始时,我设置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小蚂蚁的难题:

如图,在边长为5cm的正方体木块上,A处有一蚂蚁,B处有一滴蜜糖,蚂蚁吃到蜜糖时爬行的最短路线是什么?有多长?

此时,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路线方案,学习氛围变浓了。经过讨论得出一致结论——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开始了新课的探索。

通过问题,教师创设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2. 花点时间做一做,让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获得新知识。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勾股定理这节课中,利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弦图”,根据图形面积关系得出新知识—勾股定理,同时也达到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3、花点时间试一试,让学生在“悟”中学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产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对知识建构的感悟。尝试练习,展现数学形成过程,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要求,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例如,在《线段、角的轴对称性》这节课的教学中,在已经得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后,通过举例拓展:

如图;A、B表示公路两个新建的居民小区,现需在公路边增加一个公共汽车站,这个公共汽车站建在什么位置,才能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相同?找出汽车站的位置并说明道理。

 通过尝试,让学生感知直接“用数学”的过程,在做中“学”,在学中“悟”。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展示学生的数学思考,就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展示学生的数学思考既能有效地激发困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又能提高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开展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

4、花点时间想一想,让学生在“思”中学。

许多学生都有体会:课本看得懂,知识记得住,交流有收获,题也没少做。为什么在应用中还是不灵活,不快捷,不准确呢?其主要原因是学习的反思不到位,不深入。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触类旁通,获得新的发现。

如在上一个例题中增加条件:“AC⊥CD,BD⊥CD,AC=15km,CB=10km,CD=25km”,问汽车站E应建在距C点多少千米处?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由学生得出解答:

设CE=Xkm,DE=(25-X) km

在Rt△ACE中,AE2= X2+152

在Rt△BDE中BE2=(25-X)2+102

∵EF是AB的中垂线,∴AE=BE  ∴AE2= BE2

∴X2+152 =(25-X)2+102

解得:X=10km。

最后,师生共同反思总结:本题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由勾股定理,运用方程建模的思想方法。

教师及时捕捉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创新的火花时有闪现,学生开口的次数增多了、疑问多了,一种宽松、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形成了。                                             

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做到听课反思、解题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的结构和联系,从中提炼出方法,形成能力。

5、花点时间读一读,让学生在“美”中学

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数学课程应该更突出数学的文化价值,并且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数学的表象包含着诸多的美学特征。例如,垂径定理给人以对称、均衡的形象之美,直线给人以明快、爽直之美,勾股数给人以奇妙的数据之美,几何证明又展现了思维的逻辑之美.数学的内涵则闪烁着迷人的智慧之光,数学先贤的睿智是令人叹服的.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并艺术地表现出数学美的特点,同时启发学生留意观察自然界中的一些有趣的事实,如植物叶子的形状、动物皮毛的花纹、地球的外形、国徽上的几何图案、建筑物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不再感到数学枯燥乏味。

新课程改革中,“改”的是模式,“革”的是观念。我们不能否定一切,也不可崇尚一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想想”、“做做”、“试试”、“读读”“议议”等活动,把“倡导自主、体现合作、引导探究、重视过程”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努力打造低耗高效的生态课堂。让我们的课堂飘溢着“问题”和“思想”,浸润着“智慧”和“理性”,呈现出“和谐”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