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德育之窗>>德育工作>>>>正文

江宁初级中学“青春之礼”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15/8/31 9:39:32 出处:本站 作者:王斌 有1363位读者读过

江宁初级中学“青春之礼”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统的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开展活动,对学生的教育缺乏连贯性、系统性,教育效果短暂。为充分体现德育目标自主化,内容生活化、系统化,方式活动化,主题班会课程化,更要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切实解决好当前中学生存在的自我、自骄、意志力薄弱、难以与人合作、与人沟通困难、学习目标困惑、价值取向混乱等问题。进而构建我校主题班会课程化机制,从学习、素质品质、合作交往三条主线出发,分阶段、分主题、有侧重地落实主题教育。

二、实施原则

坚持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具有社会公信力人才”的教育理念,以“社会公信力”的具体内涵“信、知、行”作为初中阶段德育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以“体验式”作为主题班会的主要模式,遵循“远处着想、大处着眼、细处入手、系列统一”的原则,落实我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工作开展。

三、具体实施要求:

1.依照各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主题班会以模块的形式进行主题教育,将主题班会工作细化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学月,统筹安排三年的主题内容,逐年级分阶段实施,时间为三年。

2.各主题班会应做到系列目标明确,化繁为简,层次清晰,易于操作,实效性强。各班会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特点,有侧重点的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时段有效开展。

3. “参考主题”为各模块的主题班会的参考内容,各班主任可参照此主题进行,也可在主题规定范围内自主、灵活修改,但所定主题不得超过模块的规定范围。

4. 同一主题、同一组的班主任应该加强联系,互相探讨,实现资源共享;课前与授课班级的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班情,有针对性地上好课;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争取把主题班会课上得更加完美,实现教育目的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