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法制安全>>安全常识>>>>正文

[交通安全]中小学生缘何成为交通安全高危人群

发表日期:2007/12/20 14:38:24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362位读者读过

中小学生缘何成为交通安全高危人群

车辆不断增多、交通管理水平滞后,每10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至少1人是少儿——

给中小学生系上“安全带”

  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1850014岁以下少年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每10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至少1人是少年儿童。中小学生缘何成为交通安全事故的高危人群?校园交通又隐藏着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安全隐患?

  校车安全,坚决打“黑”

  近一两年,在中小学生上下学路上,由于校车出事而造成学生伤亡的事屡屡发生。20061121日,黑龙江哈尔滨双城市一辆非法校车搭载50名小学生上学,由于车速过快,方向失灵,从距水面约3米高的桥上坠落河中,造成8名学生死亡,39名学生受伤。酿成此次惨祸的司机不具备客车驾驶资格和营运资格,车辆核定定员只有26人。

  同年525日,上海市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车与另一车相撞,导致20多名师生受伤。出事的校车是一辆“依维柯”中巴,载客量为十几人,但据受伤学生回忆,当时车上坐了大约三四十人。

  近年来,由于校车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频频见诸媒体。有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的各类中小学安全事故中交通事故占19.64%。为了杜绝校车事故,保障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20061124日,教育部与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中小学校车开展集中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校车开展集中排查和检验。此次行动共查出不合格校车1.03万辆,共禁止3337名资格审查不合格的驾驶人驾驶校车。20078月,教育部等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各类“黑校车”的查处和打击力度,正确引导学生和家长抵制乘坐“黑校车”,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针对黑校车频频出事的现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郑增仪说,学校不得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接送学生。学校购买或者租用机动车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应当建立车辆管理制度,并及时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检验合格,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公安部交管局宣传处处长黎刚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定期对本辖区内农村中小学幼儿园自有校车和租用车辆行驶情况排查,见车见人,登记造册,掌握学生乘坐车辆上学的动态,经常开展这项工作,形成制度。

  交通安全教育,重中之重

  贵阳市乌当区野鸭乡的一个路段,曾在7天内发生3起交通事故。3名农村小学生死于非命,其中两名是在几乎完全相同的地点遭遇的不测。处理事故的老交警呼吁:“能不能把交通安全知识作为授课内容?”

  有专家指出,少年儿童容易发生道路交通意外伤害,主要基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原因。一则生理上尚未成熟,如视力夹角小于70度(成人超过80度),看到一辆行驶的汽车需要4秒钟(成人只需1/4秒),需借助固定标记判断车速(成人目测力强)等。二则心理上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注意力集中时间低于成人,而且不懂得危险,经常乱穿马路,车辆驶近时突然猛跑,走到路中发现车辆惊慌失措等。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相互打闹、追逐,有时为了拾一只滚到马路上的皮球或其他玩具,会不顾一切冲到马路上去,不幸的流血悲剧往往就这么简单地发生了。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我们是经常不断地灌输交通安全知识,新生每年都要讲交通安全。”河北省廊坊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张贺兵有感而发。廊坊市第二中学出门就是主干道,车流量很大,学生进校要横穿马路,这让张贺兵每天都为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担心。

 

  20051114日,某地一中学初二、初三年级800多名学生,在17名教师的组织带领下,在马路上出早操跑步。返校途中,一辆疲劳驾驶的大货车突然冲向学生,造成20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18人受伤的特大恶性交通事故。这次事故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晨练选错了地方;二是驾驶员疲劳驾驶。

  “今年涉及中小学生的事故中,学生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共有1899起,占总数的13.43%,一些中小学生自身缺乏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参与交通的行为不规范,强化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迫在眉睫。”黎刚说。

  据安全专家介绍,80%的少年儿童意外伤害原本可以避免,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和孩子缺乏安全防护知识。而发生在少年儿童身上的交通事故,与交通日益发达、车辆不断增多、交通管理水平滞后有关,多出于少年儿童缺乏对车辆动力的认知,无应有的交通安全意识所致。

  为了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常识,不少中小学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教育:廊坊市第二中学有交通安全宣传栏,校门口请交警在上下学时间段执勤;廊坊市安次区调河头中学成立了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并请市交通二大队的相关工作人员担任相应职务。

  这些日常教育都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交通安全的“防护网”。

  黎刚强烈建议,在保证课时的前提下,要围绕中小学生常见的交通行为进行教育,即将重点放在安全常识上,对中小学生要重点宣传“遵守信号灯”、“遵守停车线”、“走斑马线”、“各行其道”和“靠边行走”、“横穿道路要左看,右看,再左看”等6种安全常识。

  让农村学校脱离“高危

  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72.32%发生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的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明显高于城市,分别是城市的2.9倍、3.9倍和4.2倍。

  “城镇中小学校的早操、跑步等体育活动要尽量安排在校内,农村中小学校校园体育场地欠缺,只能安排在校园外开展体育活动的,可以组织在附近的安全场所内进行,但要避开交通要道,确保学生安全。”黎刚说。

  “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另外,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郑增仪说。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文教体局安全法制科靳国军在检查辖区内学校交通安全工作时发现,部分农村学校安全意识很薄弱,措施也不健全。“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太综合,要管的事情太多,有时候顾不过来,应该配备专职助手,专门抓校园安全管理,会更有实效。”靳国军说,个别农村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如果大家就是把安全工作责任状拿来互相抄抄,根本达不到工作目的,要实实在在地把上面的要求贯彻下去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