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法制安全>>安全常识>>>>正文

药品安全有关知识

发表日期:2011/11/10 9:06:28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5412位读者读过

药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可以救人,用错了可以害人,甚至致人于死亡,所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噢!

一、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标识
二、怎么样识别假药
三、如何正确口服用药
四、老年人使用非处方药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非处方药是安全保险药品吗
六、哪三类药不能用热水服
七、家中的药用该如何存放
八、老年人要提防哪五种药
九、哺乳期妇女使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十、抗菌药物为什么不能随便购买使用 
十一、减肥药物都能减肥吗
十二、人参人人皆宜
十三、用药为什么不能求新
十四、用药为什么不能求洋
十五、用药需谨慎不能盲从
十六、服药后不宜立即睡觉
十七、家庭用抗菌药物不能有误区
十八、家庭怎样合理使用药物
十九、三不三问,合理使用抗菌类
二十、儿童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二十一、服中药也有副作用
二十二、中药汤剂别过夜
二十三、中西药双管齐下,有时也不行
二十四、口服药物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十五、家庭对付药物不良反应的办法
二十六、正确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
二十七、消除治感冒就用抗生素的错误观念
二十八、家庭应贮备哪些常用药品
二十九、家庭贮备药品须知
三十、凉茶也是药
三十一、变了色的药品不能吃
三十二、老年人需要注意安全用药
三十三、不要滥用胖大海
三十四、血糖仪使用知识点滴
三十五、购药不宜只看药名
三十六、怎样识别伪、劣药品
三十七、怎样识别药物是否变质
三十八、怎样识别药物的批号和有效期
三十九、怎样阅读药品的说明书
四十、怎样理解药物分量
四十一、怎样理解药的性质
四十二、怎样理解用药时间
四十三、用药为什么不宜超剂量
四十四、用药为什么不宜求杂
四十五、用药为什么不宜求贵
四十六、老年人哮喘用药要注意什么
四十七、小儿咳嗽当心哪些误区
四十八、阿莫西林能否经常服用会有副作用吗
四十九、为什么抗衰老药物要慎用

一、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标识

      绝大多数的药品说明书上都印有“慎用”、“忌用”和“禁用”的事项,不懂医药的人对这三个词一般都不太好理解。这三个词总的是嘱咐吃药的人要注意,不能乱吃。这三个词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嘱咐的轻重程度却大不相同。

     “慎用”提醒服药的人服用本药时要小心谨慎。就是在服用之后,要细心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就必须立即停止服用;如没有就可继续使用。所以,“慎用”是告诉你要留神,不是说不能使用。比如利他林对大脑有兴奋作用,高血压、癫痫病人应慎用。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标明“忌用”的药,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人有个体差异而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一词以示警告。比如患有白细胞减少症的人要忌用苯唑青霉素钠,因为该药可减少白细胞。

     “禁用”,这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禁用就是禁止使用。比如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就要禁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青光眼病人绝对不能使用阿托品。

 

二、怎么样识别假药

      一、包装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够仿制正牌药品的包装,并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假药总会有种种痕迹表现,如包装上较为粗糙、色调较差、套色不佳、字迹模糊、文字说明中常出现错别字等,仔细辨别可见破绽。


      二、气味
      一些药品具有特殊的气味,如气味发生改变,有怪味或气味消失等,均应警惕是否假药。 

 

      三、外表
      正品药品颗粒均匀,不易捻碎。假劣药品则颗粒大小不一,易褪色,易捻碎且捻碎后有淀粉样感觉。正品药品中的分散片口服能迅速溶解,假药分散片则溶解速度缓慢。另外,假劣药品在距其所标出的出厂日期不久或在其所标的有效期内,往往发生变色、粘连、松片、裂片、沉淀、发霉、腐败等变化。正规的针剂药品封口光滑,印字清晰,无沉淀混浊物。而假药往往封口粗糙,有毛刺,印字模糊。片剂可以从有无裂痕、黏边、变形、色泽是否光亮、大小是否规则等方面判断。冲剂则以是否结块、发黏来鉴别真假。


      四、期限
      经批准合法生产的正规产品应有明确的生产日期、使用年限以及使用限期内某些药品如出现沉淀、变色等情况时的处理。假药往往有生产日期而无使用年限,或有使用期限又无生产日期,甚至有时会两者均无注明。


      五、说明
      经批准合法生产的药品,其说明书内容准确,治疗范围限定严格,使用的方法、禁忌、毒副作用等,均有详细说明。宣称包治百病的往往是假药或违法宣传。


      六、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就带有“药”字样,如“京卫药准字(1996)第105091号”为头。若批准文字为“京健食准字”或“京食准字”为开头则不属于药品。

 

三、如何正确口服用药

      在家庭用药中,绝大部分是口服用药。为了让口服的药品更好地发挥药效,在服药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专家表示,家庭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用除白开水以外的其他水送药
      口服用药应用白开水送药。不提倡用茶水、果汁等其他水送药。因为茶水中含有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属于偏碱性的水溶液,这样用来送药,会与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的发挥。例如,我们经常服用的止痛药,是酸性的,如果用茶水送服,就会使酸碱中和,失去药效。果汁也同样,是酸性的水溶液,它可以使许多药提前溶解,不利于胃肠道的吸收。而且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它是一种氧化还原剂,会影响到部分药效的发挥。


      对于缓释制剂不要分解药剂后再服用
      专家介绍,像一些片剂的药或胶囊都属于缓释药剂,在服用时把胶囊打开或把药片研碎都是不正确的服药方法。像止痛药的茶碱、治疗心脏病的硝苯吡啶就属于这类药,这样会破坏药品原有的药效,容易使服药当时吸收的浓度过高,而且也达不到一天平稳地释放药效的作用。


      不要强行给小孩灌药
      小孩都不愿意吃药,很多家长常捏孩子鼻子,强迫孩子张开口,而把药灌进去。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小孩的鼻子被捏住,只能靠嘴巴呼吸,这时的溶液易呛进气管和支气管,轻则引起剧烈咳嗽,重则发生吸入性肺炎或药片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服中药时不能随意加糖
      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药都比较苦,服用时患者往往要加点糖,其实一些中药是不适宜加糖后再服用的。我们常吃的糖分为白糖和红糖。红糖为温性;白糖为凉性。所以,加糖服药应首先了解药物的性状,凉性的药物可适当加一些白糖,热性的药物可加适量的红糖,这样才不会影响药效。


      另外,有些中药恰恰是利用苦味达到药效的,因此就不能加糖。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可能会与红糖中的铁、钙等起作用而影响疗效。所以,服用中药时可否加糖,最好询问医生,不要擅自做主。

 

四、老年人使用非处方药要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用药的机会比年轻人要多,其中大多是非处方药,因此,正确使用非处方药,对老年人的保健和安享晚年是十分重要的。
      ①首先要明确用药目的,即“有的放矢”,既要知道自己的病情,又要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如经常出现一些腰酸背痛,头疼脑热,经医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此时可使用一些解热镇痛药。如果有器质性病变,则应去医院就医,不能任意使用镇痛药。
      ②严格按剂量要求,并按时用药:老年人记忆力有所衰退,容易忘记用药,有时,因治疗心切,希望“立竿见影”,往往自行加量,这是非常危险的,有时漏服一次药后,下次服药时自行服用双倍剂量,结果很容易发生不良后果,服药过量造成的危害,可能比原疾病更为严重。为了做到按时用药,可以用定时钟并写一纸条置于明显位置,提醒自己准时用药。
      ③掌握好用药技巧:内服药片或胶囊时,至少应用半杯温开水(约250ml)送服,水量过少药片易滞留在食道壁上,既刺激食道,又延误疗效,服药的姿势以站立最佳,如情况许可,亦应坐直身体,吞下药片后约1分钟再躺下。此外,有的药片不宜嚼碎或压碎;有的药片则需要嚼碎或打碎后服用,都必须按说明书使用,对一些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等均不应打碎后服用。
      ④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即使是非处方药也不例外,只不过比处方药安全性高一些。首先要知道自己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在使用同类药物时更应谨慎,并留心观察用药后全身变化,如皮疹、瘙痒。红斑、头晕、无力等,一旦出现严重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
      ⑤警惕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少还中、西药合用,为此,在用药前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同服各药之间有无不良的相互作用,或有利的相互作用。如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同时饮酒,易致肝、肾毒性。在服用处方药的镇静、安定剂时,再用非处方药的镇静助眠药则易引起过量而中毒。如有疑问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⑥注意保存方法:一般中、西药的非处方药多是口服制剂,少数是外用或五官科用药,因此应按说明书要求存放。一般应放在阴凉处,糖浆、滴眼剂应放在冰箱(4℃左右),但勿放在冷冻层,以免药物变质。

 

五、非处方药是安全保险药品吗

      非处方药具有下列特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为有这些特点,加上某些药品的不适当宣传,给患者的感觉往往是:非处方药可以放心使用,绝对安全,其实,这是安全用药的一大隐患。 非处方药虽说安全性较高,但只是相对于处方药而言,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同样具有药品的各种属性,因此非处方药并非绝对“保险”,同时,由于非处方药在使用时大多靠患者自已的判断,没有特定的医嘱,所以,在应用时更要多加小心。

 

六、哪三类药不能用热水服

      助消化类  如多酶片、酵母片等,此类药中的酶是活性蛋白质,遇热后即凝固变性而失去应有的催化剂作用。


      维生素C  它是水溶性制剂,不稳定,遇热后易还原而失去药效。

      止咳糖浆类  止咳药溶解在糖浆里,覆盖在发炎的咽部粘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能减轻粘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而缓解咳嗽。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粘膜稠度,不能生成保护性薄膜。

 

七、家中的药用该如何存放

      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会存放一些药品,但药品的保存应该有正确的方法,否则易霉变、过期,变质后造成浪费或误服而引起不良反应。笔者就此问题走访了几位专家,在这儿给大家提个醒。
      存放原则
      绝大多数药品都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常见原因包括光线、湿气和热度等。因此药品保存的首要原则就是避光、避湿、避热。


      保存方法
      散装药粒需避光要用适当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装置,最好内放干燥剂。


      液体制剂室温保存
      如一般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解热镇痛药或止流鼻涕药剂,这些药水开瓶后,不需摆在冰箱内,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因为大部分液体制剂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成分的溶解度,以致糖浆中糖分析出结晶,导致浓度与原先不符。


      悬浮剂保存分状态
      如大部分抗生素类的糖浆,这些以粉末状盛装在容器的药品,在室温下保存期限瓶外有标示,一旦加水后就应该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但相应保存期会变短。


      肛门栓剂防软化
      多数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软化。


      眼药水存放依标示
      一般放在室温下即可。有特别提示的需放在冰箱中冷藏的,依标示处理。但要注意,若开封后1个月内未用完,应立即丢弃。


      雾剂类药品喜温暖
      应存放在室内较温暖的地方,以免在使用时发生喷药不畅、药物不匀的现象。

 

      中药保存应得法
      必须在低湿的环境下贮存,存放时最好能使用干燥的非铁器类密封罐,也可以用塑料袋将它层层包封以隔绝空气。若经常取药,可以将药品制成小包装,以免整体受潮;若长时间不用药,可将药品保存于冰箱。

 

八、老年人要提防哪五种药

      洋地黄类药物

      由于老年人对此类药物排泄较慢,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故应用此类药物时酌减用量,应为年轻人剂量的1/4。  

 

      利尿药  

      对老年人有多种潜在的不良影响,使用后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而这种严重的副作用可使老人更加衰弱,发生体位性头晕、低血压、意识模糊、暂时性轻度偏瘫、跌倒和惊厥等,易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而导致中风的危险性增加。还可发生低钾血症,一旦发生低血钾,轻则乏力、腹胀、心跳加速,重则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强效利尿剂,如利尿酸可引起尿潴留,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选用中效或弱效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安体舒通,并注意补钾。   

 

      镇静安眠药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如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消除减慢,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受体处于高敏状态,因此,对此类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小剂量即可产生治疗效果。如地西泮(安定),20岁的年青人服后20小时药效基本消除,而70岁的老年人要达到这种程度则需80小时。中轻年服用安定诱导入睡,口服5毫克,次日无困倦之感,而65岁以上的老人,服相同剂量,次日会困倦、疲乏、昏昏欲睡,甚至走路不稳,个别人还会有精神异常的症状。因此,老年人用安眠药要个体化,从最小有效量开始,视情况而定,可采用多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防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重症肌无力的老年人应禁用。  

 

      巴比妥类药物   

      对老年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毒性反应,表现为头晕头胀、步态不稳、说话迟钝,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   

 

      泻药   

      老年人便秘长期靠泻药,如用酚酞、大黄等导泻,容易引起结肠痉挛,使排便更加困难。长期服用泻药还可造成体内钙和维生素的缺乏,故宜慎用,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直肠用润滑剂类药物。老年人便秘,宜调整膳食,加强适当的锻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九、哺乳期妇女使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不同的抗菌药物自乳汁中排泄的差异很大,其中从乳汁中排泄量较大的有红霉素和林可霉素。红霉素静脉滴注时,乳汁浓度较血清浓度高4-5倍,但青霉素G肌注或静滴时,乳汁中浓度仅为血清浓度的2%-20%。尽管有些抗菌药物在乳汁中浓度很高,达到婴儿体内的药量有限,但是却可引起婴儿过敏反应和导致耐药菌株的发生。有些药物如卡那霉素和异烟肼经乳汁排泄,有可能导致
      婴儿中毒,应禁用。磺胺类通过乳汁的药量足以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婴儿发生溶血性贫血。
      通常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有: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磺胺类、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妥因、氟喹诺酮类等;需慎重使用的抗菌药物有:克林霉素、异烟肼、青霉素、链霉素等。 

 

十、抗菌药物为什么不能随便购买使用 

      滥用抗菌药物对人体有如下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的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
      2、损害人体器官。抗菌药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及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造成社会危害。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

 

十一、减肥药物都能减肥吗

      其实,减肥药物并不是都能减肥,完全能使一个肥胖人在服了减肥药物就变成瘦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市售的减肥药物,除了西药的食欲抑制剂和甲状腺素类制剂外,还有一些中药,这些中药有的从补脾益气生津出发,以减少饥饿感;有的从理气通便为主,利尿通便;有的则是把中药与食物混合加工制成减肥食品或作为填充剂使用。肥胖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当然有异。

      大多数的减肥中药都是针对中医所讲的某一个类型,也往往是通过改善症状来减肥。如一些人肥胖体虚乏力,动则气喘,食后不消,则可用一些补虚降脂的药物,通过改善消化机能,增加排泄来减肥;对一些体肥多脂油,面色油光,舌苔厚腻、嗜食油腻的人则要用利湿化痰中药制剂来减肥;而对脏腑功能差、肠蠕动慢的人来说,则有行气化浊作用的制剂;以排除大便及水分。这些药物能够减肥,但都不是速效药物,不恰当地选择减肥药物,不仅不能很好地减肥,而且还带来不良的后果。对体格健壮的人用补脾益气的减肥药会使食欲大增;对肠道功能不佳的人,使用含有大黄之类的减肥药,只能图一时之快。至于那些渗入中药的减肥食品,也不是立等见效,作为一种无毒的代用品来说,还是可以长期使用的。

      作为填充剂的减肥代用食品的作用,只是把胃填满,造成厌食。如褐藻胶泡丝等,干燥时指甲大小的一块,泡在水里有满满一大碗,这些食品服用时间短不见效,服用时间长则影响人的人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而使体质下降,所以说对儿童、老人尤为不宜。有些内服药物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孩子们使用之后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有人会说:内服减肥药物的疗效需用较长时间或作用不明显,那么,市场上风靡一时苗条霜是否可以选用呢?确切地说苗条霜不是减肥药,它只是一种保健品,使用任何一种苗条霜都需要按摩、热敷。一句话,只要按摩得法,一样可减肥。试想一堆脂肪,经过按摩及热敷后,脂肪组织中的间隙就会变宽,毛细血管就会见缝插针,局部的血液循环好了,脂肪的代谢也就加快了,丰满的脂肪细胞自然会变瘦的,因而局部就变薄了,真正的作用在于按摩,苗条霜起辅助作用。它只对于身体某一区域的脂肪堆积效果好,不能代替全身作用。减肥需要一种综合的作用,合理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配合局部按摩,以及应用药物改善症状,都是比较可取的。

 

十二、人参人人皆宜

      人参是我国的传统补品,尤其适宜年老体弱者、消耗性疾病后期及手术后的病人。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服人参。那么,哪些人不宜服人参呢?

      患有动脉硬化症者 人参中的蛋白质因子能抑制脂肪分解,加重血管壁脂质沉积,故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糖尿病、脉管炎者应慎服人参。

      血液黏稠度高者 血液黏稠度升高,会使血液流通不畅,中医称之为血瘀。人参有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会更高。

      失眠患者 人参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它会使失眠者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加重失眠。

      胃病患者现已查明,很多胃病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旋杆菌,而人参对该病菌有保护作用,不利于药物对它的杀灭。

      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人参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抑制胆道排泄胆汁使胆汁变稠。调查证明,长期服人参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升高。

 

十三、用药为什么不能求新

      众所周知,一种新药的问世,尽管经过临床使用,证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这些药物中的很大一部分实际效果、毒副反应的实践检验时间不很长,病例亦有限,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实际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很大一部分新药由于疗效不佳或毒副反应重而被淘汰。而真正经得起考验的,确能超过原有同类药物疗效的新药,则为数不多。

      例如:70年代,抗结核新药利福平问世后,当时对它的宣传有的几乎达到了理想化的程度。然而,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发现,它的抗结核效果仅与异烟肼相当,而价格则是后者的几十倍。在单独应用利福平时,结核杆菌对它极易产生耐药性,使它迅速失效。有的患者使用后出现了肝损害等副作用。

      事实证明,一种新药的出现,只是一个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病人不可盲目追求。因此,家庭用药中切记:对症下药,疗效显著就是好药,切忌一味地迷信新药。

 

十四、用药为什么不能求洋

      为什么国人会对洋药感兴趣呢?行家们认为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进口药口广告诱人,对疗效既夸大其词又颇为肯定,对病人有极大的诱惑力。
      (2)药物的制作工艺水平高,无论是药片还是针剂,里外包装给人以完美无缺之感,获得了病人的信任。
      (3)价钱昂贵迎合了部分国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一分价钱一份货”的消费心理。
      (4)有些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在医药方面确占有领先地位,许多药品还是世界公认的良药。这些方面是进口药的优势,赢得了中国人的青睐。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进口药也有不良的一面。如我国进口最多的是血液制品。血液制品是从人的血液中提取的。目前,在血液制品的制作过程中,怎样去尽血液中的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好办法。因此从肝炎、性病、艾滋病猖獗流行的外国进口丙种球蛋白、人体血清白蛋白、冻干血浆、抗血友病第八因子等,这对我国人民的健康不仅无益,而且是个威胁。如浙江省18个血友病病人,因用进口的抗血友病第八因子,有4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洋药是根据他国人的病种、体型而研制的。国人的体型与其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差异,而同一疾病可由不同的病因所致,病型亦不完全相同,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洋药是否完全适合国人,值得进一步商榷。同时,我国出口的药品不少,其质量可与进口竞争,不少已超过进口的。我国出口的链霉素在国外被外商改个包装和商标,又作为洋货卖给了中国。这些说明了国产药并不比进口药差,而且价廉物美。总之,药是治病的,无须讲究是洋还是土,关键在于对症下药、合理用药,切忌过分迷信洋药。

 

十五、用药需谨慎不能盲从

      药物本身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看,它有治病的一面,同时也可产生不良反应,家庭用药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诊断,有的放矢。如发烧时先要查清原因,不要动不动就应用抗菌素。腹痛原因不明者,切忌打止痛针,否则不仅增加病人负担,更严重的是遮盖症状,延误病情。
      (2)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要了解其它并存的疾病及过敏史,例如老年哮喘病人要了解有无高血压史,否则选用肾上腺素治疗,可能会发生危险。心绞痛伴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使用心得安,可加重支气管痉挛。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应避免应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以防进一步损害肝脏,加重病情。对过敏体质及有过敏史的人,用药应特别慎重。如对青霉素、磺胺类药过敏的人,可选用其它抗菌药物。
      (3)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临床上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目的,在于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但是如果不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就会使药物原有的作用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如磺胺嘧啶钠针剂加入葡萄糖液中,时间稍长即可析出结晶性沉淀;使用氨基甙抗生素时,如同时使用速尿或利尿酸,常可加重听神经的损害;氯丙嗪引起的血压过低,如用肾上腺素升压,不但不能使血压上升,反而使血压更加急剧下降。
      (4)不可任意加大剂量或过早停药。病人治病心切,认为多吃药,病好的快,其实不然。如青霉素杀菌浓度以最低抑菌浓度的5-10倍为佳,高于此浓度杀菌能力并不增加,反而会增加毒性反应。哮喘病人服氨茶碱,用量过大会使心跳加快。所以用药剂量,必须严格遵守医嘱。过早停药,也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治疗结核病需要长期服药,可是有些病人症状稍好一些就不再服药了。结果疾病好好坏坏,药物停停用用,疾病迁延不愈,这不仅浪费药物,而且会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的难度。

 

十六、服药后不宜立即睡觉

      小赵生病了,同屋的小王帮他买来药后,叮嘱他服药后马上钻进被窝好好睡一觉,这种做法很多人认为是对的,其实,服完药后是不宜立即睡觉的。

      因为吃药时喝的水量少,吃完药马上睡觉,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道上来不及进入胃中。而有些药物的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的溃疡,情况较轻微的只是吞咽时感到疼痛,严重者可能伤及血管而引起出血。此类患者经医生询问病史,多数是因为曾经在近日服用过胶囊类药物,如四环素、感冒胶囊等。一般来说,医生对此病通过询问病史,结合胃镜检查,可以得出明确诊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服用制酸剂和止痛药,配合流质冷饮食,大约一周左右可痊愈。

      正确的服药方法应该是随药多喝些白开水,尤其是服用胶囊包装的药后更要多喝水,因为胶囊包装的药大多腐蚀性强一些。同时吃完药不要立即睡觉,先适当地活动一会儿,让药物彻底下到胃里再平卧,这样就能避免食道黏膜受损伤。

 

十七、家庭用抗菌药物不能有误区

      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随意滥用目前多见,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病原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另外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十八、家庭怎样合理使用药物

      家庭用药依靠的是自我诊断,自我药疗,一般没有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指导,所以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自己在家里用药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害:

      (1)明确诊断,有的放矢。如发烧时先要查清原因,不要动不动就应用抗菌素。腹痛原因不明者,切忌打止痛针,否则不仅增加病人负担,更严重的是遮盖症状,延误病情。
      (2)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要了解其它并存的疾病及过敏史,例如老年哮喘病人要了解有无高血压史,否则选用肾上腺素治疗,可能会发生危险。心绞痛伴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使用心得安,可加重支气管痉挛。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应避免应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以防进一步损害肝脏,加重病情。对过敏体质及有过敏史的人,用药要特别慎重。如对青霉素、磺胺类药过敏的人,可选用其它抗菌药物。
      (3)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临床上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目的,在于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但是如果不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就会使药物原有的作用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如磺胺嘧啶钠针剂加入葡萄糖液中,时间稍长可析出结晶性沉淀;使用氨基甙抗生素时,如同时使用速尿或利尿酸,常可加重听神经的损害;氯丙嗪引起的血压过低,如用肾上腺素升压,不但不能使血压上升,反而使血压更加急剧下降。
      (4)不可任意加大剂量或过早停药。病人治病心切,认为多吃药,病好的快,其实不然。如青霉素杀菌浓度以最低抑菌浓度的5-10倍为佳,高于此浓度杀菌能力并不增加,反而会增加毒性反应。哮喘病人服氨茶碱,用量过大会使心跳加快。所以用药剂量,必须严格遵守医嘱。过早停药,也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治疗结核病需要长期服药,可是有些病人症状稍好一些就不再服药了。结果疾病好好坏坏,药物停停用用,疾病迁延不愈,这不仅浪费药物,而且会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的难度。

 

十九、三不三问,合理使用抗菌类

      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牢记三不三问要点,并且实践在生活当中,是可以让病菌无计可施地!
      (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果是感冒就医,有百分之九十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 
      (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看病的时候,与医生多一点互动,学会三问。
      (1)我生的病与细菌感染有没有关系? 只有应向医师询问,才能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及疾病的成因。
      (2)我需要吃抗生素吗?  针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像过敏与细菌感染所须的治疗措施,都不一样,只有细菌感染才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有些疾病甚至不须要使用药物也会自己痊愈,所以应向医师询问自己的疾病是否是细菌感染,是不是真的非吃抗生素才能痊愈。
      (3)我应该如何吃抗生素?一旦确定诊断,经医师判断须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应询问医师正确的用药方式,包括多久吃一次、该吃多久。如果症状改善,是否可以自行停止服药,以及这次领的药吃完后,是否还须返诊,这些问题都该在门诊时问清医师,并在领药时询问药师哪一种是抗生素,服药时需注意些什么,才能药到病除。

      只要能做到这三不三问,就可以比较有效的防止滥用抗菌药物。

 

二十、儿童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儿童在使用这类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的感冒发热不要上来就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首选青霉素。
      (2)在确需使用抗生素时,不可几个疗程连续使用。

      (3)不要同时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联用,联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和抗菌范围,反而会增大毒性。 
      (4)使用后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耳鸣、耳内发胀、口面部发麻、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早期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找医生诊治。
      (5)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孕妇及对这类抗生素毒性敏感者及他们的子女应慎用这类抗生素。
      用药时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3岁以下的小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故应注意选择肝肾毒性小的药物。
      四环素可使儿童牙釉质损伤,形成黄斑牙,甚至影响骨骼发育。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四环素为成人用剂型,儿童不应使用,孕妇、乳妇也应慎用。此外,氨茶碱、成人用滴鼻净及激素、兴奋剂,安眠药等,都要求禁止给儿童乱用,以防中毒。

 

二十一、服中药也有副作用

      有人认为中药没有毒性,可以多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药与西药相比,总的来说中药的毒性的确是小一些,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药没有毒性,更不能说多吃一些没有害处。实际上中药中有毒或毒性很大的药物也并非少数,如生附子,生川乌和生草乌,马钱子,蝎子,斑蝥,蟾蜍,朱砂,硫磺等。有相当一部分中药如半夏,附子,川乌,为了减少其毒性,使用前必须经过炮制处理。
      有些中药在常用剂量时无毒性作用,但服用剂量过大也会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如白果,杏仁服用过量后会出现发烧,呕吐,腹泻,惊厥,抽搐,四肢强直,瞳孔散大,脉弱而乱,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如不及时抢救,很容易发生死亡。也有很多成药注明孕妇慎用,孕妇禁用,老年体弱者慎用等,所以说中药也不能乱用,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二十二、中药汤剂别过夜

      有些人煎煮中药,喜欢把药液分成几次吃,当天服不完,就留到次日服,从医疗卫生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不好的。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

 

二十三、中西药双管齐下,有时也不行

      中、西药各有所长,相互配合使用,往往能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例如,慢性肾炎病人用激素治疗,待水消退后,逐步撤去西药,换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则能消除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又如,抢救心源性休克病人,可先用多巴胺,使血压升高于正常范围,然后用中成药生脉注射液,以维持和巩固疗效,改善心肌功能。那么,是否任何中西药都能同时服用呢?也不尽然。其原因很复杂,绝不容忽视。如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像山楂丸、保和丸、五味子丸及冰霜梅苏丸等,不宜与胃舒平、氨茶碱、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同服,否则酸碱中和,会使药物失效。含有碱性成分的中成药,如行军散、红灵散、痧气散、通窍散等,若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合用,会使对听觉神经的毒性大大增强,引起耳鸣、耳聋。这些中成药也不宜与呋喃妥因合用,因会减少该药的吸收,以致降低药效。含有鞣质的中成药感冒片、七厘散、舒痔丸等,不宜与乳酶生、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及利福平、富马铁等同服,因为鞣质会使这些西药产生沉淀,不易被机休吸收,发挥作用。含有钙、镁、铁离子的中成药,如复方罗布麻片、牛黄解毒片等,不宜与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合用,否则形成一种既难溶解又难吸收的络合物,使药效降低。

      含有酒精的中成药,如国公酒、风湿骨痛酒等,不宜与苯巴比妥钠(鲁米那)、安乃近、苯乙双胍(降糖灵)、华法林和苯妥英钠等同用,因为药酒中的酒精能增强肝脏中药酶的活力,使这些西药的代谢速度加快,导致疗效降低。心脏病与胃病同时存在时,若将地高辛与中成药胃痛散(含南面茄类生物碱)同用,由于胃肠蠕动减慢,使地高辛的吸收增加,容易中毒。

 

二十四、口服药物应当注意的问题

      口服药物是我们最常见,也是最方便的服药方式,尤其是家庭用药,几乎基本是口服药物。但是,在家庭口服药物也是有许多讲究的,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不但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本文就介绍一些常见的口服药物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与饮茶的关系
      茶叶具有许多保健作用,许多人有饮茶的习惯。的确,饮茶确实有许多益处,但是在服药期间,饮茶就要有许多讲究,否则会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忌与茶水同服的药物有以下这些:

      (1)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维生素B12、次碳酸铋等。这些药物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而在胃肠道中结合产生沉淀。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和降低药效,而且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引起胃肠绞痛、腹泻或便秘等。

      (2)各种酶类制剂。如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淀粉酶、多酶片等。这些制剂中的蛋白质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生成鞣酸蛋白,从而使酶失去活性。
      (3)抗菌素。如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茶叶中的鞣酸与他们结合会影响其吸收的抗菌能力。 碳酸氢钠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会引起分解反应使其失去药效。
      (4)洋地黄、洋地黄毒甙、及地高辛等强心甙类药。这些药物与茶叶中鞣酸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物,阻止吸收从而丧失疗效。潘生丁能增加心肌中的环磷腺酐,但茶叶中的咖啡因有抗腺酐作用,从而降低潘生丁的疗效。
      (5)镇静、安神、催眠药。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等具有兴奋神经中枢、强心和利尿的作用与上述药物作用相反。故不宜同用。
      (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茶叶中的咖啡因为中枢兴奋剂,患者服用痢特灵、优降宁、苯乙肼甲基苄肼或异烟肼等药物时饮茶可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7)中药。中药多含酸性物质或生物碱。容易与茶中的鞣酸反应使药物变质。
更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

 

      (二)与牛奶的关系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不宜用牛奶送服药物。因为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铁和磷等无机盐类物质及丰富的蛋白质,这些成份可与某些药物成份发生作用后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降低药效。 

 

      (三)热开水的关系

      有些药物因为含酶或本身属于活疫苗,具有热不稳定性。因此不宜用热开水冲服。如胃蛋白酶合剂、小儿麻痹糖丸维生素C、乳酶生等。

 

      (四)与果汁的关系
      果汁含大量维生素、果糖、果酸,属酸性液体。磺胺药与果汁同服,会使小儿的尿中有结晶析出,加重肾脏负担。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安乃静、消炎痛等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若在酸性环境中则更易对人体构成危害。需要在小肠中才能被吸收利用的糖衣制剂,在酸性环境中会加速糖衣的溶解,从而使药物失去作用。

 

二十五、家庭对付药物不良反应的办法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造成巨大危害,甚至酿成终身遗憾。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谨慎。但是,决不能因为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就讳医忌药,药物还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讳医忌药同样可以贻误病情而导致巨大危害。对付药物不良反应最好的办法首先是合理用药,避免药物的滥用;其次,许多药物不良反应,只要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下是对付一些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办法。

      ⑴复方新诺明,又称为抗菌优,或简称为SMZ,是非常常用的抗菌药物,价格低廉,疗效好。但是,服用复方新诺明易在泌尿系统形成结晶,损害肾脏,导致结石、血尿、尿闭等,严重的引起肾功能衰竭。克服的办法:可以在服药时,加服等量的碳酸氢钠,饮苏打水,多吃水果,多饮水就可以避免此类不良反应。

      ⑵许多高血压或慢性水肿的病人,需要长期服用排钾利尿药,如速尿、双氢克尿塞、寿比山等,可引起低血钾症,导致肌肉无力。克服的办法:可以在服药的同时加服适量的氯化钾,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苹果、土豆等。

      ⑶核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雷米封,容易导致维生素B6缺乏。克服的办法: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加服维生素B6,但用量不宜过大,因为维生素B6可对抗雷米封的抗结核作用。

      ⑷长期服氢氧化铝凝胶,易引起磷缺乏。克服的办法:可以同时加服AD丸,以促进肠道磷吸收。

      ⑸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可的松,可发生钙、铁吸收不良。服药期间,可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
      ⑹长期服用水杨酸钠会抑制肝脏凝血酶,导致出血倾向,可以在服药的同时加服止血药维生素K3。
      ⑺长期服呋喃妥因或呋喃唑酮,可导致周围神经炎等严重不良反应。克服的办法,可以在服药的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B6。
      ⑻长期服用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可因为肠道内的一些有益菌受到抑制,而使维生素B类和维生素K合成不足,引起维生素B类和维生素K缺乏症。克服的办法:可以在服药的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B类和维生素K。
      ⑼高血压药物肼苯哒嗪长期服用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服用期间要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肝铁胶丸、力维隆糖浆等。以上是一些对付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办法。只要能够选择合理的药物,同时针对不同药物的不同不良反应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绝大部分药物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二十六、正确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

      药物本身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看,它有治病的一面,同时也可产生不良反应,家庭用药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诊断,有的放矢。如发烧时先要查清原因,不要动不动就应用抗菌素。腹痛原因不明者,切忌打止痛针,否则不仅增加病人负担,更严重的是遮盖症状,延误病情。

      (2)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要了解其它并存的疾病及过敏史,例如老年哮喘病人要了解有无高血压史,否则选用肾上腺素治疗,可能会发生危险。心绞痛伴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使用心得安,可加重支气管痉挛。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应避免应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以防进一步损害肝脏,加重病情。对过敏体质及有过敏史的人,用药要特别慎重。如对青霉素、磺胺类药过敏的人,可选用其它抗菌药物。

      (3)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临床上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目的,在于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但是如果不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就会使药物原有的作用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如磺胺嘧啶钠针剂加入葡萄糖液中,时间稍长可析出结晶性沉淀;使用氨基甙抗生素时,如同时使用速尿或利尿酸,常可加重听神经的损害;氯丙嗪引起的血压过低,如用肾上腺素升压,不但不能使血压上升,反而使血压更加急剧下降。

      (4)不可任意加大剂量或过早停药。病人治病心切,认为多吃药,病好的快,其实不然。如青霉素杀菌浓度以最低抑菌浓度的5-10倍为佳,高于此浓度杀菌能力并不增加,反而会增加毒性反应。哮喘病人服氨茶碱,用量过大会使心跳加快。所以用药剂量,必须严格遵守医嘱。过早停药,也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治疗结核病需要长期服药,可是有些病人症状稍好一些就不再服药了。结果疾病好好坏坏,药物停停用用,疾病迁延不愈,这不仅浪费药物,而且会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的难度。

 

二十七、消除治感冒就用抗生素的错误观念

      医院里经常会碰到一些患者对医生说:“大夫,我这几天感冒了,请您给我开几盒阿莫西林吃吃”,或者要求“开几针青霉素打打。”听起来这似乎是件很平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假如遇到不负责任的医生,也可能会满足病人的要求,反正也算不上医疗差错,实际上这是滥用抗生素、对病人健康不负责任的行为。

      实际上,绝大部分感冒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患者,一般发热3~5天之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若无继发性感染,很快能恢复健康。一般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是发热不高、全身症状轻微,在治疗上对无并发症的大多数患者,只需要简单的对症处理以减轻症状即可,病情轻的可以照常工作或减为轻工作,即使不用任何药物,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待人体免疫力恢复后,亦可自愈。病情较重者应注意休息,以热姜汤发汗或多饮开水,发热头痛较重者给予复方阿司匹林片退热,还可用1%盐酸麻黄碱滴鼻液,让鼻腔通气功能恢复。老人、小儿、体质虚弱者,可对症选用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病毒性感冒可加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吗啉胍片。

      如果没有发生细菌性并发症,则根本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因为对病毒来说抗生素是肯定无效的。把抗生素当成一种预防药使用无疑是浪费,这种做法只会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而且,许多抗生素有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普通感冒使用抗生素只会增加发生发生这些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给疾病的治疗反而带来困难。所以说治疗感冒用抗生素效果最好的观念是完全不正确的。

 

二十八、家庭应贮备哪些常用药品

      家庭贮备常用药品是为了使一些小毛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尽早控制,或至少能在去医院前作些临时处理。但要注意:对自己不能确诊或症状较重、变化较大的疾病,不能擅自用药,尤其是小儿生病时,常常发病急,变化大,小儿自己也难以言表,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对成年人突发的各种病痛,老年人原有慢性病的突然变化,也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家庭贮备的常用药品可分两大类:

      (一)内服药:

      1、感冒类药:如感冒清、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康泰克、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等。

      2、解热止痛药:如去痛片、扑热息痛、阿斯匹林等。

      3、抗菌素:如复方新诺明、氟哌酸、乙酰螺旋霉素、黄连素、头孢氨苄胶囊(先铎Ⅳ号)等。

      4、消化不良药:如多酶片、复合维生素B、吗丁啉等。

      5、胃肠解痉药:如654-2片、复方颠茄片等。

      6、镇咳祛痰平喘药:如咳必清、心嗽平、咳快好、舒喘灵等。

      7、抗过敏药:如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等。

      8、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麻仁丸等。

      9、镇静催眠药:如安定、苯巴比妥等。

      10、解暑药: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二)外用药:

      1、外用止痛药:如伤湿止痛膏、关节镇 痛膏、麝香追风膏、红花油、活络油等。

      2、外用消炎消毒药:如酒精、紫药水、红药水、碘酒、高锰酸钾、创可贴等。

      3、其他类:风油精、清凉油、季德胜蛇药、84消毒液、消毒药棉、纱布胶布等。

 

二十九、家庭贮备药品须知

      (1)药品最好用原包装物包装,便于识别,便于掌握服用方法、剂量。如无原包装,应选用干净的小瓶、干燥后装药,并将药物的名称、服法、剂量等写清楚贴在包装瓶上。

      (2)建一张药品明细表,分内服药、外用药两大类,再按药品名、用途、用量、用法、注意事项、失效期等列表,一旦需要即可查表,能够起到方便、安全用药的作用。

      (3)避光:西药大多是化学制剂,阳光中紫外线能加速药物变质,特别是维生素、抗生素类药物,遇光后都会使颜色加深,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害的有毒物质。在药房里,可看到许多暗不透光的,有的是棕褐色、有的是蓝颜色的磨口瓶,就是为了避光保存药品不变质。

      (4)密封:空气中的氧气能使药物氧化变质。所以,无论是内服药还是外用药,用后一定要盖紧瓶盖,以防药物氧化变质失效。

      (5)干燥:有些药品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且吸收水分后便开始缓慢分解失效。

      (6)阴凉:药物的化学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温度上升10度,化学反应速度可增加2-4倍。因此,药品的存放位置,应选择在家中最凉爽干燥处。

      (7)要经常(一般为3-6个月)、定期检查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失效。如发现药品超过有效期限,药片变色、松散、潮解、有斑点,胶囊有粘连、开裂、丸药有虫蛀、霉变,糖浆、膏滋类药发霉、发酵、药水混浊沉淀,眼药水混浊有絮状物等情况时,均应及时处理和更换。

      (8)药品必须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让孩子和精神有异常的病人随时拿到,以免偷服、误服发生中毒。家庭用的外用药、消毒、灭蚊、灭蝇药,决不可混放,以免发生意外。

 

三十、凉茶也是药

      近来有一些人对凉茶的认识有误区,他们不论哪里不舒服均归咎于湿热,认为凉茶能包医百病,无病服之能防病,甚至把凉茶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健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广东常用的凉茶如王老吉、夏桑菊、五花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它们适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唇红眼红、腹部隐痛、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滑数而有力等外感风热、湿热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药性最为寒凉,夏桑菊、五花茶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之药物组成,它适用于小儿发热感冒、烦躁咬牙、食滞纳呆、便干尿黄、舌红苔薄或黄、指纹紫、脉浮数等证,它比上述凉茶药性平和。病人在出现上述症候时可以服用,在非常湿热的季节里,若无上述症候也可服用,能起防病作用。尤其是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于结、舌红苔黄腻者,不妨经常服用。但凉茶毕竟是药,要注意因人制宜,不能滥服,更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

      若体质素来虚弱者和婴幼儿,不分青红皂白地长期用药性苦寒的凉茶,则易损伤人体阳气和脾胃,导致出现神疲体倦、面色白光、多汗易感冒、纳差便溶。舌淡苔薄或剥、脉弱无力等脾肺气虚等症候;尤其是婴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血少气弱,若长期服用凉茶,攻伐不止,会损伤小儿正气,反而影响小儿健康成长。小儿虽易生病,但其脏气清灵,充满生机,有病亦易于康复。有的儿童易感冒咳喘,一个月甚至发病3~4次,其中不少病例是由于婴幼儿期间过量服用药性苦寒之凉茶损伤脾肺之气所致。为此告诫人们,凉茶服用也有忌。

 

三十一、变了色的药品不能吃

      有很多药品(药片)如果放置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颜色的变化,有的由白色变成黄色或黄褐色,还有的变成淡棕色。这些现象均说明药片已发生了某种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可由空气中的氧气,日光的照射及其他原因引起。在阳光下,药片如果放置时间过长或保管不当均能与空气中的氧及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变色变质,从而失去疗效,甚至出现副作用。

      那么哪些药物变色以后就不能再服用了呢?这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维生素C,本来是白色,时间稍长可变成淡黄色,此时它已变成去氢抗坏血酸,在胃酸的环境条件下,还可转变成维生素C,所以还能服用。但如果颜色过深,变成棕黄色,这说明去氢抗坏血酸已进一步水解生成了酮古罗酸,就不能再服用了。胃蛋白酶,健脑合剂也是如此。属于这类情况的药片还有维生素B6,复方芦丁片,索密痛片,异烟肼片,安乃近片等。

      有些药片颜色稍有改变,就说明已经变质,有的甚至生成有毒的物质,此时就不能再用了。属于这类的药片有:叶酸片,盐酸麻黄缄,扑热息痛,对氨基水杨酸钠等。

      有些药片由于保存时不注意密闭,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因风化作用也可发生变质失效。如杞橼酸钠,阿托品,奎宁等,还有的受潮后,药片上易出现霉点,如丁维钙糖片,甲状腺片,复方五味子片,黄连素(糖衣片),土霉素(糖衣片)等,无论变质还是发霉均不应再服用。

 

三十二、老年人需要注意安全用药

      1)选用合适的药物
      诊断一经确立,就要首先权衡治疗药物的利与弊,不仅要想到即时的治疗效果,也要考虑持续用药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如安坦常使老年人产生幻听、幻觉,甲基多巴或利血平可致中枢抑制,利尿酸可引起耳聋,巴比妥类可能导致精神错乱,生胃酮可能导致液体潴留与充血性心衰。此外,在多药合用时,更应考虑可能发生的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

 

      2)掌握最佳的用药剂量

      (a)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1%。

      (b)60岁以上用成人剂量1/3;70岁用1/4;80岁用1/5。

      老人应慎用麻黄、甘草和大黄。麻黄有中枢和交感N兴奋作用,易致老人失眠、血压升高、心绞痛,男性老人还易引起尿潴留;甘草易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出现血压升高、浮肿、血清钾降低等,而加剧高血压症状。高血压时,服用利尿剂可使血清钾降低,与甘草方剂并用时步增加至最佳剂量。

      (c)血药浓度监测

 

      3)避免老人不适用药物要注意

      大黄是实症泻下药,老人虚症为多,故要减少使用率。一旦使用,应从小量开始,否则可引起腹泻和腹痛。

      老年人用药原则

      a、选用合适的药物

      b、减少用药种类

      c、避免老人不适用药物

      d、中西药不可随意并用如蟾酥洋地黄、甘草强利尿剂、麻黄痢特灵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他过敏反应现象,但对肝实质的影啊比较轻微。停药后可自行消退。如再次用药可激发再次发作。黄疽与肝损并不完全平行,肝损严重时多有黄疸出现,但有肝损的不一定都有黄疸,象病毒性肝炎一样。可呈无黄疸型药肝或呈隐性黄疸。反之有临床黄疸的也可能是药物引起的胆汁郁积所致,患者有瘙痒、粪便颜色变浅,但肝实质损伤不严重,易与肝外梗阻性黄疸混淆。少数胆汁郁积呈慢性过程,黄疸渐进,持续数周至数月,类似于胆汁性肝硬化.常伴有严重瘙痒和吸收不良症状。

 

三十三、不要滥用胖大海

      胖大海性味甘寒,功效为开肺气、清肺热、润肠通便、利咽解毒等,尤适于“开音治暗”。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发音突然嘶哑伴有咳嗽、口渴、咽痛或高声呼叫而致的声音嘶哑等症。因而有些人把胖大海当作治疗音哑的特效药,甚至把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引起诸多不良反应,造成中焦脾胃虚寒、大便溏泄,饮食减少、脘腹痞闷不适,甚至出现消瘦等副作用。

      导致音哑的原因很多,从中医辨证角度来看,音哑有风寒、风热、肺肾阴虚、气滞血瘀之分,而胖大海主要适用于风热邪毒引起的咽喉音哑,所以不能一有音哑便用胖大海。特别是肺有风寒或痰饮的人,以及老年突然失音者,更应当慎用。

 

三十四、血糖仪使用知识点滴

      随着病友们越来越认识到血糖自我监测的重要性,可以自己操作、随时检测血糖的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越来越普及。

      我们将病友在使用血糖仪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整理如下:

      1、怎样采集血样?

      ★彻底清洗和干燥双手。

      ★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

      ★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

      ★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指间关节,再用采血笔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

      ★刺皮后勿加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检测结果偏差。

 

  2、多久检测一次血糖?

  血糖监测间隔时间视糖尿病类型和病情而定,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原则。您应该按医生的建议检测血糖。通常:

  ①全天血糖谱包括:三餐前后、睡前、夜间共8个时点,对病情不稳定者、妊娠糖尿病病友、使用胰岛素者适用,每2~4天测1次全天血糖谱。

  ②初发病及调整药物者:每周测4次,每次选8个点中的不同时间点。

  ③病情稳定者:每月测4~7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

  ④手术前后、感冒、旅游等血糖不稳定时:每天至少测4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

 

  3、采血针是否可以反复使用?

  严格来说不可反复使用。采血针一经使用,其针尖不再锋利,针尖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钝。采血时,会因为针尖变钝而增加疼痛感。更应注意的是,使用过的采血针上容易有细菌繁殖,可能会直接危害健康。因此,血糖检测完毕后,应立即将使用过的试纸及采血针妥当地弃置。

 

  4、存放血糖仪应该注意些什么?

  通常仪器的保存温度应在-40℃~+70℃之间,以免损坏。相对湿度应在85%以下。避免将仪器存放在电磁场(如移动电话、微波炉等)附近。

 

  5、试纸应该如何保存,才能处于最佳状态?

  ★试纸应干燥、避光和密封保存。

  ★试纸筒盖内的干燥剂能使试纸保持干燥。每次取出试纸后都应立即盖紧筒盖,以免试纸在不知不觉中受潮,也可避免干燥剂因暴露在空气中而失效。

  ★旧试纸筒应丢弃,不要用旧试纸筒装盛其他东西(尤其是酒精),以免筒盖混淆,造成试纸受潮。

  ★保证未用的试纸始终储存在原装筒内。切勿将试纸分装在其他容器(包括旧筒)内。勿将已用过的试纸混装在现用的试纸筒内。注意试纸失效期,并确保在有效期内用完。

  ★试纸通常需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但如需放入冰箱,取出后应先等待试纸筒回复至室温,再开盖取试纸进行检测。

 

  6、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属于正常?

      若检测结果保持在2.8mmol/L以上、空腹血糖低于6.1mmol/L、而餐后2小时在7.8mmol/L以下,表明您的血糖控制良好。在日常生活中您还应注意避免低血糖(<2.8mmol/L=的发生。

 

  7、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有什么差别?

  血糖是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来的血液中的单糖,通常仅指葡萄糖。血糖测试的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8、为什么血糖仪每次测试的结果有所不同?这是否意味着检测结果不准确?

      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一样,血糖水平除受身体状况和自身激素变化的影响外,还受情绪、饮食、运动及药物等的影响,一天中血糖值都在不断变化,所以每次测得的血糖值有差异。但如果您对测试结果有疑问,可在同一时间连续测2~3次,如结果相差大,就回顾检查一下测试步骤是否正确、试纸是否过期。如不放心,可到医院向医护人员请教。

      以上都是通过实践,归纳总结出的血糖仪使用注意事项,供您参考。病友们的病情各不相同,我们建议血糖特别不稳定者,应该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指导,科学经济地进行血糖自我监测。

 

三十五、购药不宜只看药名

      一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制血压,近期由于工作劳累,压力大,经常出现心悸和胸痛的症状,自己就在药店购买了一种称为“心痛定”的药物,结果服用后,症状不但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头面浮肿,恶心等症状,及时就诊才知道原来硝苯地平与心痛定是同一种药物,过量服用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确实药物的种类、名称繁多,当您选购时切记不能只看药名,不看“作用与用途”或“功效与主治”。因为某些药物名不符实,如常用的“小儿安”主要含有磺胺甲基嘧啶、磺胺脒、碳酸氢钠等。主要用于消炎及痢疾,决非是小儿啼哭服用本品即能安静,又如“人参再造丸”,给人以起死回生的印象,不少人把它当作补药吃,其实这种药只能治疗四肢麻木及中风等证。还有人把“肥儿丸”给身体瘦弱的小孩服用,希望孩子吃了就肥胖起来,其实它只是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

      那么,药品为什么有这么多名字呢?这同药品不同的取名方法有关。

      (1)以药物化学成分命名。若是西药则根据药品的化学结构命名,即药品的化学名。如对氨基水杨酸钠、硫酸亚铁。若是中药则以主要药材命名,如木香槟榔丸、益母草膏等。
      (2)以药物效能命名。如西药胃舒平、降压灵等。如中药跌打丸、活络丹、安神补心丸等。

      (3)药病结合。将药物名称与疗效结合起来命名,西药里这类命名比较少,如溶菌酶。中药中以此法命名的比较多,如银翘解毒丸、霍香正气水等。
      (4)译名。进口药常根据拉丁文名、英文名等音译或意译成中文,如阿斯匹林、非那根、胃得乐、扑尔敏等。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取名方法,同一种药品就有可能有几个名字,购买某种药品一定要多询问并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重复买药或买错药,造成严重后果,最可靠的办法是在医生指导下购药服用。

 

三十六、怎样识别伪、劣药品

      (1)看标签:购买整瓶、整盒的药品,要先看标签印刷得是否正规、项目是否齐全。

      国家规定:药品的标签必须印有注册商标、批准文号、药品名称、产品批号、生产企业。其中商标和批准文号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或印刷得不规范,即可视为假药。

 

      (2)看药品:无论针、片、丸、粉和水、酊剂以及药材,凡见有发霉、潮解、结块或有异臭、异味;片剂色泽不一致者,即可视为劣药。标签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也可视为劣药。

 

      (3)看药的真假:游医和地摊药贩以及“卖艺人”,这些人为了赚钱,大都信口开河,或说“奉送”;或说“无效退款”等,实则他们在欺骗人,卖的是假药。街头墙上张贴的广告,吹虚所谓“祖传秘方”、“包治”某某的药,基本上都是假药。求神弄鬼“讨来”的药,不需鉴别,都是假药。

 

三十七、怎样识别药物是否变质

      药物是否变质,是药物是否有效的关键问题。家庭中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药物的外观性状:色、嗅、味等形态来识别药物是否变质。如药物出现下列情况,表明药物已变质,不能再使用了。

      片剂:白色药片变黄,表面粗糙、疏散或潮解,或有结晶析出。药片上有斑点、发霉、虫蛀、有臭味等。

      糖衣片:有粘片或黑色斑点、糖衣层裂开、发霉、有臭味等。

      冲剂:正常的都是能疏散滚动的干燥颗粒。如见其发粘结块、溶化、有异臭等。

      胶囊及胶丸:如见有明显软化、破裂、漏油、或互相粘连等。糖浆:药液不论颜色深浅,都应澄清无异物。如见有较多沉淀物或发霉等。

      粉针剂:若发现瓶内药粉有结块、经摇动不散开、药粉粘瓶壁,或已变色等。

      水针剂:如见药液颜色变深、浑浊、沉淀或有霉点、絮状物等。但须注意,有些针剂(如甘露醇)在冬季低温下,会产生结晶,经隔水加以微温后,可使之溶化,并非变质。

      混悬剂及乳剂:如有大量沉淀,或出现分屈、经摇亦不匀者。

      栓剂、眼药膏及其他药膏:若有异臭、酸败味,或见明显颗粒干涸及稀薄、变色、水油分离等。

      眼药水、滴鼻剂:如药液中有结晶、絮状物,或见浑浊、变色等。

      中成药丸、片剂:如发现霉变、生虫、潮化、蜡封丸蜡封裂开等。

 

三十八、怎样识别药物的批号和有效期

      批号是药品每批生产的时期,一般采用6位数,前2位数表示年,中间2位数表示月,末尾2位数表示日,如“930615”即表示此药是1993年6月15日生产出来的。如印有“930615-2”即表示此药是1993年6月15日第二批生产出来的。药物的有效期,是经过一系列科学实验,观察其在一定存贮条件下,从生产出来之日算起,一直能够保持药效的时间而订,一般以整年计算。如批号为“930615”、有效期为三年,即表示该药物的有效期,是从1993年6月15日起,到1996年6月15日止,即1996年6月15前有效。有的药品,标有失效期,如“失效期”1996年6月“,是说到1996年6月1日就失效了。有效期和失效期,虽同是一个月份,但天数相差15天,应加以注意。

      假如药品超过有效期,原则上应停止使用,如果药品保管得当,稍微超过有效期,还可能保持原有疗效,或稍有降低。如因条件所限,仍想使用此药,最好请有经验的人员检验一下,得到允许后再用,否则会延误治疗。

      常用的有效期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麦迪霉素、制霉菌素、胰岛素、胰酶片、乳酶生、硝酸甘油片、利福平、脑垂体后叶素、三磷酸腺苷、丙种球蛋白、各种疫苗、血清、抗毒素以及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三十九、怎样阅读药品的说明书

      说明书最前端通常是药品的名字与许可证号。药品的许可证一般由各省卫生部门核准颁发。如果写的是“×卫药准字第×××号”,表示该药品由国内某省卫生厅核准制造的,如果是“卫药输字第×××号”,则指该药品是由国外制造而输入进口的。

      (1)药名:药品的名字通常可分为商品名或学名。学名是世界通用的,从任何教科书或文章上看到的应该是同一个名称,一般以英文和译文表示。至于商品名,每一家生产药厂都可为它的产品取一个商品名。因此,相同成分的药品,或是学名相同的药品,可有很多个商品名,不同的商品名,意味不同厂家的产品,也意味不同品质的产品。

      (2)主要成分:有些药品为单一成分,有些为复合成分(复方)。成药里复方产品居多,医师处方药则单方居多。此处标明的多为主要成分。如感冒清的主要成分为板蓝根、山芝麻、岗梅根、穿心莲、扑热息痛、盐酸吗啉胍等。

      (3)适应症:或称作用与用途。即根据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将使用本品确有疗效的疾病列入适应证范围。此项在一些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常用“功能与主治”表示。

      (4)用法与用量:说明书上的药品用量通常指成人剂量。儿童剂量则要根据年龄或体重计算。有些药品也有注明儿童用量的。许多中西药的重量用克(g)、 毫克(mg)等表示,容量用毫升(ml)表示,并按1克=1000毫克,1升=1000毫升的比例换算。如每片0.5克与每片500毫克是相同表示法。药物用量常注明一日几次,每次多少量;儿童常用每日每公斤体重多少量来表示。有些药物如生化制剂或抗生素,常用“生物效价”来计算用量,并以“国际单位”(IU)来表示。中药计量单位以克来表示。至于药品的用法,则需根据该药的剂型和特性,注明为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用药、外用及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等。病人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注明的方法用药。

      (5)不良反应:许多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副作用,除药物本身的特性外,还与用药者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有关。如有过敏体质的人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些药品口服后会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有些药物对肝肾有毒性,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等,这些不良反应就说明书中应简要注明。

      (6)注意事项:为了安全使用药物,必须列出该药的慎用、忌用和禁用对象。

      (7)规格:是指该药每片或每支的含量。

      (8)贮藏:此项为药品保存中的一些要求,多数药品均需避光,密闭并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许多生物制品均需冷藏或低温保存。

      (9)有效期、保质期或失效期:许多药品的均注明有期,药品超过有效期或达到失效期后则为过期失效。

      (10)批号:药品批号一般表示该药的生产日期。但须注意:一些欧洲国家进口药的年月日写法常常倒过来表示,按日、月、年排列。美国进口药大多按月、日、年排列,日本进口药大多按年、月、日排列,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则常用罗马字代表月份。

 

四十、怎样理解药物分量

      药物的不同用量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所谓用量就是“剂量”,即用药的分量。剂量太小,达不到体内的有效浓度,起不到治疗作用,这种小剂量就称为“无效量”。当剂量增加到出现最佳治疗作用时,这个剂量就叫做治疗量。即“常用量”,也就是通常治病时所需的分量。在常用量的基础上再增加剂量,直加至即将出现中毒反应为止,这个量就称为“最大治疗量”,也就是“极量”。用药超过极量时,就会引起中毒,这就是“中毒量”。在中毒量的基础上再加大剂量,就会引起死亡,此剂量即称之“致死量”。

 

四十一、怎样理解药的性质

      毒药:是指毒性大、治疗量与致死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体药物中毒或死亡的药品,如盐酸士的宁、三氧化二砷等。

      剧药:是指作用剧烈,容易发生中毒的药物。常见的有秋水仙碱、硫酸阿托品、洋地黄毒甙、长春新碱、巴比妥、奎尼丁、扑痫酮、可乐定等。

      限剧药:是指毒性较强而又常用的剧药,如氨茶碱、地巴唑。

      麻醉药:是指能使机体感觉消失,尤其是痛觉消失以利于进行手术的药物。按临床应用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两种。为了用药的安全,国家对毒剧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毒剧药中大部分为医院处方药,即到药店无法购到,仅少数是非处方药物,自己可以到药店购到,如氨茶碱等。家庭使用毒剧药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或遵循说明书,严禁随意增加剂量或次数,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四十二、怎样理解用药时间

      口服药物,是在饭前、饭后服用或睡前服用,须根据用药目的各不相同,药物吸收、排泄的时间不一样,以及药物对胃肠道有否刺激而决定。
      饭前口服药:饭前由于胃和小肠腔内基本上无食物,此时服药,不会受食物的干扰而影响吸收,能迅速而完全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因此,凡是要求药物充分、快速吸收,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均应在饭前口服。要求在饭前口服的药物有:
      (1)健胃制酸药:如胃舒平、钙铋镁、氢氧化铝及中药龙胆大黄合剂、番木鳖酊等。   

      (2)止泻收敛药:如活性炭、次碳酸铋、鞣酸蛋白等。
      (3)贵重药品:如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等。
      (4)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颠茄、止吐泻药等。
      (5)利胆药:、如硫酸镁、胆盐等等。
      (6)驱虫药:如驱蛔灵、甲咪唑等。


      饭后口服药:除必须在饭前服下和必须在睡前服下的药物,其余都可在饭后口服。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消炎痛、奎宁、硫酸亚铁、三溴片、黄连素等必须在饭后服;因油类食物有助于吸收的药物,如灰黄霉素,亦应在饭后服;由于饮食而使机体利用度降低的药物,如呋喃妥因、心得安、苯妥英钠等。最好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
 

      睡前口服药:
      (1) 泻药:如大黄、酚酞等,服后8-12小时见效,睡前服下,第二日上午排便,较为理想。
      (2)催眠药:如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为使适时入睡,可在睡前临时或提前服用。

 

四十三、用药为什么不宜超剂量

      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认为:剂量越大,见效越快。其作用也大,对疾病的驱除更有力,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药物的用量,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的临床观察而确定的,决不是随意制定的。药物用量超出治疗剂量范围,轻则产生毒副反应,损害人体健康,重则危及生命。专家们认为,一般药物的疗效,不会因为剂量增加而提高,相反只会增加其肝肾功能的排泄负担,损害脏器。

      据统计表明:病人用药后引起的不良反应,90%以上都是由于用药过量而引起的。例如过量服用四环素或扑热息痛,都会损害肝脏;链霉素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耳聋;庆大霉素用量过大,可引起尿蛋白和血尿等。常用的营养药多吃、超剂量服用,同样也没有好处。如超剂量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A,会引起骨痛、皮肤发痒、毛发脱落、食欲减退等症状。中药及中成药也不宜超剂量服用。据国内的报道:小儿因服用超剂量的六神丸而致中毒、休克、死亡。

      因此,无论是西药还是中成药治疗疾病,只有按医嘱,合理用药,才能起到药到病除,增进健康之用,切不宜超剂量用药。

 

四十四、用药为什么不宜求杂

      一些患者生病性急,求治心切,恨不能一吃药就好。往往八方求医或自购对该病有疗效的药物,因此常会发生用药很杂的现象,少则三、四种,多则七、八种,甚至十多种药物一起用。多种药物联用,如果配伍不当,加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成倍地增加,联合用药品种越杂,不良反应率越高。因此,家庭用药中对联用多种药物一定要慎重,必须根据病情的需要,由医生确定,不要自作主张盲目行事。

 

四十五、用药为什么不宜求贵

      药价的贵贱,不是根据药物对某一疾病的疗效而定,而是根据其原料成本、工艺过程、销售环节等因素决定的。如螺旋霉素的售价,约等于红霉素的几倍,而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仅是红霉素的1/32;又如十几元的麦迪霉素、先锋霉素对感冒的治疗,却不如只有几毛钱的病毒灵和扑热息痛有效。当然,不能说贵药都不是好药,贵药对了症,自有贵的价值。人参价钱贵,在危阳救治方面,与功用相同但价格低廉的党参比,人参的疗效显著。然用人参去治疗感冒却不仅无效,或许还会带来副作用。

      所以,治病不在于药贵不贵,而在于对不对症。治疗对症,疗效显著,吃贵药当然更值得,但如果只片面强调贵药便是好药就错了。

 

四十六、老年人哮喘用药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常患心血管病,因服用某些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而诱发哮喘问题,不容忽视。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但由于具有强烈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因而易诱发哮喘小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阻滞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或痉挛而导致发生哮喘或加重原有的呼吸困难,并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引起哮喘。对已有哮喘的老年患者,可使哮喘严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倍他乐克)与氨酸心安,虽主要只阻滞一种B受体,但支气管B受体中亦有部分此种B受体,故哮喘患者亦应慎用。以B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制成的气雾剂,具有平喘作用快而强的特点,但少数病人过量吸入后,可出现哮喘加重,或者在常用剂量下使症状加剧,称为“矛盾性支气管治疗反应”。长期应用β受体兴奋剂,可使哮喘患者及正常人白细胞上β受体数量减少、活性降低、气道反应性增高,易导致支气管痉挛。β受体兴奋剂本身并无抗炎作用,而支气管哮喘病人一般都有气道炎症,老年哮端患者尤常并发耐药菌感染。若对β受体兴奋剂过分依赖或过量使用,可因掩盖了潜在的气道炎症,反而加重气道高反应性,导致严重哮喘,在治疗时应予注意。  

      目前研究认为,哮喘患者亦有气道平滑肌某种受体功能异常,甲氰咪胍可阻滞此类受体的生理功能,诱发或加重哮喘。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因其抗过敏作用而起平喘作用,但亦有加重哮喘症状的可能。患者可因支气管粘膜已存在高敏状态,大量激素快速进入体内,而引起某些激素分泌过多、过度兴奋支气管B受体而诱发支气管痉挛;亦可能与高浓度激素到达支气管,直接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关。因此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慎用大剂量快速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用以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开搏通)、依那普利等,偶可引起哮喘,一旦发生,症状即相当严重。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哮喘症状在使用ACEI的两周内出现,常伴随其他不良反应,如剧咳、鼻炎、血管性水肿等,需及时停药。 

      针对老年人哮喘的特殊性,其治疗必须区别于儿童及青少年,更应强调其个体差异,细察诱因,合理用药。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呼吸常较浅速,吸入性用药效果常不理想,长期使用B受体激动剂,可抑制B受体的反应性,致使效果不佳。激素并非理想的抗炎药,老年人应用尤需考虑其副作用。作为以茶碱为代表的黄嘌呤衍化物。

 

四十七、小儿咳嗽当心哪些误区

      误区一:一咳嗽就得吃药

  小孩的支气管粘膜较娇嫩,抵抗力弱容易发生呼吸道炎症。有的家长特别紧张,一听到孩子咳嗽,就急着看病找药。实际上,咳嗽有清洁呼吸道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通过咳嗽,可将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排出体外,减少呼吸道内病菌数量,减轻炎症浸润。因此,如果咳嗽不是由细菌引起的,则无须吃药。另外,咳嗽大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盲目使用抗生素没有多少疗效。

 

  误区二:上次吃的药这次接着用

  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咳嗽了,不用找医生诊治,再吃点上次孩子生病时医生开的某个止咳药就行了。也有的给孩子吃了药感觉效果不好,就再换一种止咳药试试,这些做法是很危险的。咳嗽分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等,止咳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对症下药,难以达到止咳效果。另外寒咳者如果有哮喘病,一旦错服寒性药物,会造成免疫力更差,病情加重。

 

  误区三:常吃润喉片有益无害

  部分润喉片里加了带有麻醉作用的万分,多吃的话,舌头与喉咙已适应这种麻辣的感觉,会变成习惯性的依赖,不利于治疗疾病。因此,在咳嗽初期,应避免吃润喉片,更不要不管有病没病,每天都喜欢含润喉片。润喉片还可以收缩粘膜血管,削弱粘膜的抗病能力。容易造成口腔溃疡,在口腔未发炎的情况下,有的润喉片中的抗菌成分会杀死口腔中的有益菌。

 

四十八、阿莫西林能否经常服用会有副作用吗

      阿莫西林是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系统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软组织感染等。

      它的不良反应可见变态反应(皮疹)、胃肠道反应、血清转氨酶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下降及耐药菌或等引起的二重感染等。在用药中还会出现过敏反应,在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时须作青霉素G皮试。皮试阳性者不能使用本药。故这类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防止出现意外。
       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或副作用都是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而言。故应用任何药物都要注意。

 

四十九、为什么抗衰老药物要慎用

      近十年来,具有抗衰老功效的药物层出不穷,由于大剂量和长时间服用抗衰老药物,其导致的毒副反应病例日见增多。据反应,下面几种抗衰老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应该引起注意。

 

      维生素E(生育酚):大剂量(每日超过100mg)和长期服用,可出现各种非特异性不适感。使用超过6个月以上者,易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每日用量超过400mg,服药超过1年,特别是与雌激素并用时,诱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机会大为增加。

 

      维生素C:大剂量服用后,可产生腹泻,以及导致泌尿道胱氨酸沉淀或形成草酸盐结石。

 

      青霉胺:长时期使用,可刺激肾脏和出现白细胞减少症。

 

      微量元素:若人体内含量过高,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含锌过多,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过量的钴,对心肌具有毒性,引起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硒过量,引起秃发、指甲异常、皮肤脱色等;硒中毒,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晕眩、无性欲、疲倦、神经过敏、精神抑郁症等。动物实验表明,硒还可以使胚胎发生畸形。人体含铁过多,对胰腺和性腺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抗衰老中药:这类中药虽以低毒或无毒而著称,但也不能滥用。如人参被列为延缓衰老的上品,但大剂量(如每日服人参根3g以上)应用,可引起“人参滥用综合征”。初生儿服用人参0.6~0.9g可引起中毒。鹿茸精注射液,可引起皮疹、过敏性休克、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心慌、呕吐、恶心、腹痛、剥脱性皮炎等。丹参注射液可引起月经过多、周身乏力、嗜睡、头痛、鼻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等。蜂蜜虽为古今中外长寿者必服之品,但中毒事故也屡见发生。何首乌服食后也可发生阵发性痉挛、躁动不安,甚至呼吸麻痹。部分抗衰老中药的复方制剂,长期服用也应谨慎。双宝素(含人参和蜂乳)过量服用可使中枢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易致躁狂症。六味地黄丸可引起荨麻疹型药疹。参茸卫生丸的传统配方中含有朱砂,久用可致汞中毒。为了避免发生不良反应,要做到:

      1、正确施补,按需服用。要请医生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抗衰老药物的品种和用量。做到补勿过偏,补而勿滥。

      2、若自行选择品种,一定要了解有关药物的适应范围、服用剂量、禁忌以及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等知识,以免误服和超剂量,引起不良后果。

      3、服药期间要注意用药反应,如出现药疹、发热、恶心、呕吐、头晕等,应立即停药,找出原因,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