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文言文教学狠抓文言积累
发表日期:2016/12/15 7:50:25 出处:本站 作者:陶开超 有1207位读者读过
文言文教学狠抓文言积累
——对王玲教师执教《愚公移山》有感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王玲教师执教了《愚公移山》,本课是第六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篇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基于文言文学习学生的字词较差,翻译困难,王玲老师狠抓文言积累。在上课时尤其注重重点字词的落实,特别是一些一词多义现象,能注重课本知识的前后勾连,从中考的角度出发积累归纳,教师对教材极为熟悉,翻译时对一些特殊的句式给予讲解,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有待改进的地方是课堂还应注重学生的兴趣出发,应以兴趣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倡自主学习和研讨,课堂气氛还应活泼一些。初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的基础,不必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把握重点,寻找突破口,上出更加出彩的语文课。本课的内容思辨性强,如何在这方面研究呢?教师要有深入文本的解读能力,教师还要注重文本的人文价值所在,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教学中没能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或其他生物,寓深奥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中。好的寓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人们中流传的好寓言,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特点及作用。而在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中知识蜻蜓点水,这是不够的。
在分析愚公的形象时,引导学生围绕“愚公愚吗”这一问题来展开。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气氛也比较活跃。但我比较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所以讨论得还不够深入。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非常的一种方式。在授课中,虽然有学生的朗读,但还不够。愚公反驳智叟的一段很有气势的话,可以尝试同学模仿这种坚定的口吻来朗读,另外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齐读这个环节也就删掉了。
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字词教学作为一篇自读篇目,可以不必过于太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