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校本研修>>培训学习>>>>正文

江宁初级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题材料

发表日期:2009/9/3 12:36:45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390位读者读过

江宁初级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题材料

在2009年教育系统暑期干部培训会上的讲话(节选)

       一、何谓建树

“建树”可作两种理解:一是名词,它的意思是“建立的功绩”,强调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效果;二是动词,它的意思就是“追求有所作为”,强调创新实践的状态。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出建树具有三种时态:当“建树”作为名词时,则是过去时。比如说,某某校长在任期间是颇有建树的,令人钦佩;当“建树”作为动词时,则是现在时、将来时。我们不能忘记、也不能满足过去的成绩,但我们更要注重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为江宁教育的发展做出一番成就。从教育的角度看,“建树”一般有以下几种认识:

一是政绩说。。在学校发展上,不能搞形象工程,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追风,不能作秀。

二是资源说。搞教育,仅留下实用的、看得见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教育的着力点应该在育人上。

三是文化说。何为文化?我以为文化就是以人类长期积累、积淀的文明成果教化人。让人成为文明人,让文明人创造新的文明,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教化人的活动即教育,教化人的专门场所即学校。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能产生凝聚力,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生产力,更是一种竞争力。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竞争的最后都是文化的竞争。“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境界。”学校的特色,都是文化传承、适应和创造的结晶。学校文化是超越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它体现了教育理想、人文关怀、行为准则、创造激情……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文化具有深入性,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学校要让师生在文化场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滋养、浸润。校长应当由环境文化到师生文化、课程文化、评价文化等,进行逐步深入的建构。这是一个学校办学价值取向整合的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发展姿态。

凡是文化,必然讲究传承。一种文化传承的内容越多、时间越长,那么,它就越有生命力、越有价值。校长的建树要着重体现在学校文化上,并且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之中,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得以传承。如果我们以“传承”作为衡量校长建树的标准,就不难判断历任校长建树的大与小、有或无。

三种认识,我倾向于“文化说”。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校长任期建树的重要内容和使命,这就要求校长具有尊重历史的理智,具有敢于超越已有基础的锐气。这些品质,不是在拥有校长头衔的同时就可以具备的,而是要经历长期的学习、反思、实践才可能逐渐形成。校长们要克服浮躁心态,耐住寂寞,坦然面对功利的诱惑,苦心修炼,既能以冷静的现实主义者姿态,尊重历史事实,做一名忠实的学校文化的“薪火传递者”,又能以浪漫主义的激情,为学校构建理想的教育愿景,最终将校长自身的职业生命以教育思想的形式,渗透在学校的文化之中,写入属于学校师生的特有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这种可能会滞后于任期的教育成效,将最本质地表现出校长对学校的建树。我想,校长应主动思考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追求和实施什么样的教育?这些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文化层面的问题。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感的校长,他一定会努力给学校留下值得骄傲的文化建树,使学校拥有丰富的历史、卓越的成就、深刻的思想、充满活力的机制、良好的外在风貌和内在品位。

二、建树的表征

建树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体现在对已有做法的改革上,体现在对突破陈规和前人成果的创新上。“建树”有三个表征,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第一,人无我有。工作要寻求突破,必须先人一步。大家面临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特点,谁能先拿出正视问题的勇气?谁能先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谁能先付诸实施,并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人无我有”关键在于遇到问题要能拿出创新的举措。有

第二,人有我优。有的工作别人已经在做,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我们要迎头赶上、奋起直追,不光要做,而且要在“临帖”中实现“破帖”,在借鉴中实现超越。为了真正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提出了“聚焦常态课堂,关注教师成长”的理念,喊出了“改造课堂”的口号。这是发展的潮流,外地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该怎么办?学习先进,智慧地融会贯通,力求优于别人。我们就坚持一个思路,即复杂问题简单化,主要关注学校原有的基础以及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变化的程度,抓住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三个维度的“增量”,体现“发展性”原则,着重看进步,看发展变化过程中学校采取的有效措施和努力,鼓励不同水平的学校都努力进取。现在看来,实施的情况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三,人优我特。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特”是独特、特点、特色。特色与优质必须紧密联系,离开优质,特色就成了无源之水,缺乏生命力。因此,特色是优质的外显,但高于一般的优质水平。我们不仅仅是抓师德建设、而是着力打造一个研究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抢占学科前沿阵地的精英团队,探索构建一种培养教育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的有效模式。建立了“特带优” 后备梯队,进一步优化选拔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实施“师德、师能”双轮驱动,强化“好课、好文、荣誉”三维同步。真正创设一个区内教师的成长平台,变自然成长为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变无序为有序。工作上要想有特色,思路上必须要有特别之处

以上三种表征的建树,由何而来?我觉得,关键在于要能具有创新创优、争创一流的事业雄心;要能尊重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要能拿出先人一步、高人一筹的创新举措;要能具备借鉴先进、博采众长的宽阔胸襟。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怎样的建树,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昙花一现。凡是昙花一现,就不能称之为建树。要符合规律,要着眼长远,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不能一蹴而就。凡是一蹴而就,也不能称之为建树。不能为追求一时效应而一哄而上,要注重传承和积淀;不能一成不变。凡是一成不变,则更不能体现建树。要与时俱进,注重改革创新。

三、建树的指向

应当看到,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价值观,只讲功利,只是考试、求职的敲门砖。必须思考深层次的价值观问题,片面的质量观就会在有意无意间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某些残缺,这将与教育终极目标相去甚远。基础教育在人的成长、成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今日的学生素质,就是明日的国民素质。因此,我们的建树要有明确的指向。我觉得,这个指向就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一、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什么?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这是由基础教育特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所决定的。关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学术界说法很多,莫衷一是。我们无需在理论和概念中去纠缠,但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此必须有清晰的认识与把握。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我觉得,“基础性”由六个方面构成:

第一,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第二,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

第三,让学生具备强健的体魄。

第四,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五,让学生具备健康而广泛的兴趣与爱好。第六,让学生具备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二、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特点。综合分析,我们会发现它应当具有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具有全面性。一方面,上述六个方面“基础性”的素质中,任何一项都不可或缺。缺了任何一项,人都不可能完整,不可能幸福,不可能可持续发展。素质全面的人,才能走得远。另一方面,六个方面的“基础性”素质,要全面发展,但不是同时发展,也不是平均发展。不同时发展,意思是要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对各方面素质进行适时的培养;不平均发展,意思是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有的早、有的快,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弹出和谐的教育旋律”。

第二,具有发展性。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没有间断的发展过程。基础教育必须以生命的视角来看待学生。首先是学生作为一个自然的生命体,其生理机能处于关键发展阶段。其次,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生命体,还应该真、善、美几方面得到逐步提升。教育就是要依据人的成长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设计出针对性的内容,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提升。

第三,具有终身性。“基础性”中的任何一项素质内容,都将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好的素质可让其终身受益;不好的可让其终身受累。

第四,具有关联性。基础教育“基础性”涉及的各方面素质,相互之间都是不可替代、彼此关联的。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会高效,也学不好;没有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无法养成。没有好的道德、心理品质,良好的人际交融能力、协作意识就无从谈起。人的身心往往是合一的,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来自于各方面基础性素质的综合,来自于它们的关联性作用。

三、基础教育“基础性”的意义。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好比“显微镜”,它能让我们将教育存在的弊端,甚至瑕疵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什么是全面的教育、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四、对当下教育的反思

理性分析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之后,再来依此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我们就会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教育的理念不合时宜。我们似乎一直在喊,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但是,实际行为表明我们并没有按照这种理念在办教育,我们没有真正领会国家、省市一再强调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意图;没有清晰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是一种不全面、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深切意识到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与国家需要、孩子成长需要之间原来是错位的、缺位的,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这难道不是我们心中的“痛”吗?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照,仍有相当的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不能适应新课改。教师的继续学习、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是教育的内容不完整。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而绝不是全部,是“基础性”的六个方面之一。然而,当下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以部分代替了整体,一味地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成绩,几乎所有教育内容的指向就是“双基”这一个方面,其他五个方面或被忽视,或被遗忘,或被放弃。即使是在“双基”的教学过程中,也是以教材为本,不越雷池一步,考什么就教什么,就练什么。甚至不惜挤占非考试科目的课时,用来强化考试科目。大家也知道活动是重要的育人载体,是不可或缺的。可是,我们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顾及到,更没能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基础教育“基础性”相对应的活动,对学生实施素质培养。这种纯知识本位的教育内容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要求相去甚远,导致其他各方面素质失去了教育载体,造成了素质的缺失与教育的缺位。

三是课程的结构不完善。本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发展、各校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在新课程计划中,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到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力下放给学校,让学校有更多的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力。对照此要求,我们没有真正形成三级课程体系,只是两级课程。许多学校很少有或者根本没有校本课程,即使有校本课程,也不清楚校本课程所承担的使命,更不清楚校本课程是在何种办学理念下建构的。因此,当下的教育是落后的教育、片面的教育、缺位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实施着一种不全面、不完整的教育,我们还怎么能说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呢?还怎么能说是“为了一切的孩子和一切为了孩子”呢?还怎么能说是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呢?杨振宁先生做过这样的比较:欧美鼓励学生广泛的兴趣,中国注重狭窄的专业;欧美注重宽泛的不规则的训练,中国注重扎实的操练;欧美注重学生东找西凑,中国要求学生按部就班;欧美要学生充满活力,中国希望学生守规矩,安安静静,能吃苦耐劳;欧美注重学生的勇敢精神,中国要求学生谦虚;欧美学生充满自信,中国学生缺乏自信心。这就是中外人才培养规格的差距,也是先进教育理念与当下教育实际之间的差距,更是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与基础教育现状之间的差距。

五、怎样建树

当下,重点是要深化课程改革。在对基础教育的理想状态和当前的现实状态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之后,针对目前教育的弊端,就是要解决由片面走向全面、由缺失走向完善的问题。我觉得,实施新课程改革,构建校本课程,是我们校长建树的当然首选。

新课程改革应当有三个核心概念:理念、课程、课堂。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的,缺一不可。关于理念,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两层含义非常明确,一是国家战略;二是以人为本;关于课堂,主要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我们提出“改造常态课堂”的口号,积极探究、构建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关于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状况,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此,原来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被打破了。省里制定了专门的课程实施方案,留给学校实施课程管理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为求得学生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实现这种可能性是我们的责任。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应当有所作为。

一是必须构建系统的校本课程。课程作为国家意志,必然有学校必须遵循的规定动作;是课程计划之下一系列教学活动,不能也不需要整齐步伐,而要万马奔腾,各显其能。因此在国家课程的规定动作之外,学校、老师应该有自己特色的自选动作,这就要应有相应的校本课程。课程是育人的蓝图,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依据,是学校“为了谁”的集中体现,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课程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没有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就没有全面的教育质量;没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就没有叫得响的特色学校。

二是必须构建适合学生不同需要的组织。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社交需要往上的三个层级,主要是心有所属、获得尊重、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去上学、去工作、去交友、去加入俱乐部、协会、学会或其他组织的原因。与他人建立联系、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是人的天性,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校,都是一样的。

我觉得这种社团建设,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归属感,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交融能力,能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点燃学生创造的激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能真正促进教育使人社会化的功能的实现。

三是必须构建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规范办学之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之后,将为学生赢得更多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特长,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学生活动载体,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占总课时比例的6%8%。很多学校没有严格去实施,而是挤占其课时上考试科目。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基本关系,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与技术意识、劳动观念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它不同于学科课程,在内容上没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框架,在目标上也不以掌握系统的知识为根本目的。它追求的是“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我们正在利用原陶吴中学的资源,建设全区中小学社会活动基地,正是为了满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需要。

此外,学校还要搭建各种校园文体活动平台。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体活动建立完善的人力、财力、物力、时空以及训练管理的保障体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参加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此刻,我想问:实施了新课改之后,学生的时间、精力还过剩吗?不能让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无味消耗,要让时间、精力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关键是新课改能否跟得上去!

四是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体系能规范、引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它对学生成长的激励、导向作用很大。没有评价,质量就不可控,工作就没有方向,就不可能得以持续发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必须构建与新课改相配套的学生评价体系。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我们只要坚持激励性、适应性、发展性、多元化等正确的原则,只要我们有心、用心、尽心,注意将评价与办学理念相适应、与课程体系相适应、与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相信自己作出的努力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真正的评价,不是为了甄别优劣,而是为了激励、引导、促进发展。所以,我们要先行启动,逐步完善。

(一)是校长要提升校本课程的领导力。领导力就是能够对他人施加影响赢得大批追随者的能力。课程领导成为校长的核心角色,是校长职业化的标志,是校长建树的集中体现。正确决策、规划和有效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是校长的重要责任。

(二)是教师要提升校本课程的执行力。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和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日益凸显。教师是教育改革中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因此,就校本课程而言,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执行力。

第一,要提升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力。执行力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力,理解不准确的执行力,将使效果大打折扣,而理解错误的执行力,将会导致工作的全面失败。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指导理念、核心任务等,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校本课程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第二,要提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基本是两种途径,即学校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项全新的、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之一。我们的教师能驾驭学科教学,但能否胜任校本课程实施与管理?要真正行使好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广大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实践能力。其中包括对课程的原理、结构、意义的认识;对课程的策划、编制、实施及评价的掌握。从而,真正把自己由单一的教授者、课程的消费者的角色,转变成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

第三,要提升对自身专业的发展力。这是教育发展到新阶段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职业进行重新定位。教师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和医生、律师一样,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劳动者,不是一个熟练工,不是一个仅靠经验的工匠,他需要有专业素养、理论素养。因为教育教学充满挑战,充满智慧和创造,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规范办学行为时代的到来,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

200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