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正文

【语文教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研讨

发表日期:2016/10/19 9:04:35 出处:本站 作者:陶开超 有1550位读者读过

蒋传祥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161012星期三(第七周)

        今天下午第一节在初一(4)我们全体语文组成员聆听了初一年级的蒋传祥老师执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今年部编新教材语文改革中,本文依然是牢牢坚挺,占据着他应有的地位。新教材对此文的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默读。也就是不发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蒋老师能依据新教材的四不要求,在课堂上实施默读要求。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完成了百草园是我的儿时的乐园的的教学,蒋老师教学层次清晰,思路明朗,课件设计精美。

首先突出百草园为什么是我儿时的乐园,从百草园生机勃勃的景物谈起,再让孩子们明白百草园的美丽传说——美女蛇传说,最后到雪后捕鸟,一个乐字作为本节课的文眼。紧扣这个字进行阅读教学。在品读第二节精彩片段的时候,能带领学生进行写景顺序的分析,从动静结合,置物盒动物的结合,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兼备的写景顺序来赏析。蒋老师还注重对文脉的梳理。比如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第九节过度段的作用,第一节与第2-8节的之间的关系。第二节中对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分析,从整体到局部的赏析,本文是的第二节是学生学习多层次景物描写的范例。蒋老师讲得到位,讲得细致。最后还让学生们对这一句式进行了仿句的训练,充分关注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

 整节课紧凑,不足之处,作为一篇精美的回忆性的叙事散文,课堂上老师讲解过多,气氛有点沉闷,,学生动的少了一些,模块讲学总感觉不能给人一气呵成教学的快感。文眼“乐”的味道不足矣。这也是我们语文组很多老师在课堂常态上探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打一个孔,朝着这个空深挖进去,犹如武陵寻求桃花源一般,脚步到处便是桃源灿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