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正文

新课改中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日期:2010/12/6 15:02:3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384位读者读过

新课改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中,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位置,尝试着用新课程理念打造新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上,师生相互讨论、平等对话的良好局面不断涌现,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参与的场面层出不穷。可是,当我们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课堂探究过于泛滥
为避“灌输”、“填鸭”之嫌,我们有时不管学习内容和目的,一上来就要学生探究,而忽视了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比如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的知识通过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可能就能掌握而无需探究。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只会导致探究的浅层次与庸俗化。真正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接受中有探究,在探究中有接受。将探究泛化,只能降低课堂的有效性。
二、表面热闹缺乏深度
有时我们的课堂气氛表面看起来异常活跃,但事实是盲目追求提问的数量,忽视学生对课堂参与的分析,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常规化的问答。这种看似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或者一些活动体验,由于活动的目的性差,活动后无总结和反思,实则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三、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有时我们只是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而对其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以小组讨论为例,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也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久而久之,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
总而言之,我们的一些偏激可能更多是为了和传统教学方法划清界限而导致的。但并不是传统的都是不好的,新课改是一种改良运动,而不是“改头换面”,我们更多要在传承和创新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因此对以上问题我们有如下看法:
1、讲授法是几千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该讲的东西是一定要坚持讲授法,因为有的东西是老师在多年的教学中锤炼、总结出来的精华,学生可能在课堂上根本悟不到、通过活动探究交流也体验不到的,这时就一定要讲。 但是应反对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等表演性的虚化的东西,保持课堂的真实性,知识的科学性,老师的主导地位不能被削弱。
2、合作学习应让每个孩子有事可做。合作学习前应让学生清楚合作的内容、合作要解决的 问题以及合作的步骤和不同分工。不要让大部分学生成为"看客"。
3、课堂讨论要有内在的价值。讨论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但讨论必须先有问题,而且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有讨论的必要性,同时需要教师去关注学生讨论的过程、讨论的进程和讨论的有效性等。
4、探究活动更需要感悟提升。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概括总结,特别是知识的形成,如发现规律、找到联系等。虽然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的主动认知,需要开放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但是学习不等于教学,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决定着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向、学习的程度要求,并负责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
在教学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课堂上踏实认真、一丝不苟,但考试时总是不出成绩,交流时孩子也很痛苦:“老师,每节课我都能听懂,就是不会做题”。分析原因:这些孩子上课的听和看,只是在欣赏老师的教学,就像不断在接受输入信号一样。而学习的最终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学生要会说出来、想出来、写出来。所以课堂的真正效果并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讲得多么好,而是学生想了多少、做了多少,是否针对问题在积极地思考。老子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个教师若为的太多,就会造成学生的无为,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无为。
怎样才能从传统的常规教学中走出来? “师退而生进”,教师敢于大胆放手,自己主动走下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分析问题;逼着学生为了课堂的精彩展示,必须课前高效预习、自主学习。开始时,我们要提前将学案发下去,根据学案内容的多少确定登台展示学生的名额,并告知学生准备。这部分学生为充分展示自己,都提前做好准备,查阅资料,请教同学,还有同学悄悄来到办公室询问老师。只有这样,第二天上课,大部分同学的表现才精彩。后面,学案教学由原来只是简单对答案过渡到登台展示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互动。登台展示的学生也由学习程度较好的逐渐辐射到不同层面的学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品尝学习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怎样正确地引领学生学习?“导学案”就成为整个学习环节中重要的载体,融预习、笔记、作业为一体。“导学案”的“导”即导引,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引者;“学”即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导学案一般包括以下六个环节:第一,学习目标。指出学习的方向和要达到的目的,使自主学习有的放矢。第二,自学园地。将原来无法把握、收效甚微的预习转变成有效的自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最初使用学案时,我们担心学生的自学能力,但两周后,在课前调查时发现,学生已能根据老师设置的导引和启发进行有效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达70%。第三,学业水平达标。这是为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所设置的练习,由学生当堂讲解,既能夯实基础,又能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第四,本节小结。通过自我总结,学生对知识脉络的把握由自学时的感性认识上升的系统的理性认识。第五,课后作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置有梯度题目。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使课堂内外联成一体,是基础知识的深化和升华。第六、能力提升。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为中等层次的学生设立了目标,激励他们前进。导学案的编写由年级组的老师分工合作完成,导学案一人主备,教研定案,每位老师都要经过研究课标和教材,查阅资料,备课,选择习题,排版等环节才能编写出一个节课时的导学案。为保证导学案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前一周在集体教研时研讨已编好的导学案并进行修改。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课前检查和课后批阅,我们发现,在上课前95%的学生都能进行完“自学园地”环节,80%的学生能进行完“学业达标”环节,20%的学生能在老师未讲授的情况下通过自学完成所有环节,导学案的使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在这里,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获取知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学生找到了自主学习的途径,学习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学案教学的难点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常规教学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的关键。我们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引领: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来。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去犯错误:“敢于犯错误的孩子才是敢于思考的孩子”,“要发现真理,就要敢于失败”,让学生抛开顾虑,大胆思考。2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控学习的方法、计划和进程。每节课前,学生对课堂内容自主分工,自主探讨解决。3大胆放手让学生独自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感受、观察、分析和思考,从中明白事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尽可能地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4积极探讨问题,发扬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为解决问题在小组之间或班级内积极的探讨问题,不仅能够升华班级浓郁的学习氛围,相互感染,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5尊重个体差异,重视个别指导。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无论是在内容、方法、速度上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帮助每个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主和有效。我们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学案的处理上,我们并不要求所有同学都全部完成,优等生借助工具书可以完成全部,中等的同学完成60%-80%,程度较差的同学完成最简单的、课本上一看就会的。但所有学案在讲完之后都要回收、检查。力争做到练必精,改必细,评必速,纠必透,盯必紧。对于问题突出的学生,在知识和学法上单独辅导。
扎实、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