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正文

传递新理念,互动促成长

发表日期:2019/5/14 7:54:06 出处: 作者:无 有2071位读者读过

传递新理念,互动促成长

                                    南京市黄秀旺名师工作室

                                      江宁区数学中心组送教下乡活动

          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和传、帮、带作用,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201959日下午,南京市黄秀旺名师工作室江宁区数学中心组来到了美丽的江宁初级中学,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江宁区教研员陈冬副主任、数学教研员李巧娣老师,南京市黄秀旺名师工作室成员,江宁片初三数学老师以及秦淮区骨干教师孵化班第4组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南京市黄秀旺名师工作室及江宁区教研室主办,江宁初级中学承办。活动分为教学研究课,微型讲座和点评三个部分。

         首先,来自江宁初级中学的李时梅老师开设了二轮专题复习的教学研究课《图形的折叠》。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图形的性质可以通过折叠来解释的。第二个环节李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张矩形纸片折叠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气氛活跃,李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方法。第三个环节是讲解典型例题和反馈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最后总结,折叠的本质是轴对称,折叠问题中的计算方法要根据折叠实现等量转化,利用勾股定理,相似,面积法构造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IMG_256

         名师工作室成员、将军山中学的张俊老师开设了同样课题的研究课。首先通过图片展示书本上关于由折叠得出的一些数学定理和结论:垂直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垂径定理等等,通过知识梳理让学生认识到折叠的本质是轴对称。紧接着,张俊老师让学生从折痕特殊化和落点特殊化两个方面去折叠一张矩形纸片,从而发现里面的一些基本模型以及解题思路,平行加平分得到等腰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或相似构造方程解决问题,张俊老师的讲解环环相扣,步步精彩。

IMG_257

         接下来是名师工作室成员、上元中学的朱平老师和江宁初级中学的刘仲平老师带来的微型讲座。朱平老师讲座的题目是《探究作图新题》,通过9道新型的例题为大家介绍了他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解决此类问题,告诉我们当学生遇到不会做的作图题时,建议引导学生画出草图,然后利用画好的草图逆向推理出相关的知识点和联系平时总结的一些数学模型,作图题实际上考察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对各类常见的几何图形的性质熟悉与否,对一些常用的数学模型的积累是否到位,逆向推理的能力是否具备。

IMG_258

         刘仲平老师讲座的题目是《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渗透与应用》,告诉我们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渗透与应用的一般流程是:探索发现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探究解题策略,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反思解题过程,评价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一些限时训练和专题中的一些题目给大家介绍平时他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IMG_259

         最后进入了点评的环节,首先来自秦淮区的陈老师,江宁区的王瑞老师,竹山中学的夏乾冬老师和刘晨老师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两节课各有亮点,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王瑞老师说:平时的课堂要根据实际的学情来设计,多练少讲,适时点评,讲要精讲。刘晨老师说:平时上课我们要再实在一点,多关注后进生。

接着,教研员李巧娣老师要求大家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要真正关注中考的考点,从小题总结方法,运用到综合题中;查缺补漏要更有效,课堂要更注重分层,要将补弱工作落实到位。

陈冬主任说:平时课堂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要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要切合实际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最后黄特给两位老师的课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大家受益匪浅。

IMG_260

IMG_261

         送教下乡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紧凑高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城乡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搭建了平台,把优秀的教育资源理念和方法引入乡镇,也让片区老师有了一次与名师近距离的交流,进一步推动了江宁区校际携手教研,共同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