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教研实录>>>>正文

[物理调研卷]教师基本能力测试样卷

发表日期:2010/1/11 21:35:1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627位读者读过

 

第五章第4  世界是运动的

   区县                      学校           姓名                  

  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了解人们描述运动的不同方式,举出文字、绘画等作品中描述运动的例子。

②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③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通过实例,认识到世界是运动的。

②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知道什么叫机械运动。

③让学生体会用对比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概括和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了解自然界的物体运动,领略自然的奥妙与和谐,更加热爱自然。

②通过对自然界、生活中物体运动现象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学的意识;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③通过对课内外有关物体运动的古诗文的了解,领略自然科学与文学的魅力,体验我国古代的文明。关注科学知识的人文背景,融入情感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④通过对日常现象的了解、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阐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方法

1)重点、难点。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了解参照物的定义和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中的作用。

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它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2)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1、对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理解。

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让同学们观察老师提供的有关常见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照片,了解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静止”的含义。然后,请同学们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平时我们是以什么来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呢?

同学们阅读课本图5-36讨论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有道理。他们选择的标准又各是什么?然后,回到前面列举的例子,找出我们无意中选择的标准。

引入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定义,并分析什么叫位置的改变。

观察课本P1185—37中的情景,完成课本中的空格。并说出自己所填写的答案的理由。巩固所学的知识。

2、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步:通过欣赏诗和画来让学生了解其中描述的运动情景,初步体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二步:通过同学们在校运会上百米接力赛跑的体会,请大家谈谈两个运动员交接棒时应该注意什么条件,让学生分析这样做的好处,进一步体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在本节教学内容中能针对某一重点或难点,设计一个教学情景并提出相关问题

1、重点(或难点)内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你设计的教学情景

满眼风波多闪灼,

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观看一幅画、欣赏一首诗:

 

3、提出相关问题:分析诗句中描述的物体运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它们分别是选择什么作为参照物的?

4、设计以上情景的意图

学生对诗歌很感兴趣,把诗歌和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情景的设计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物理知识的美感,激发学生要求解释诗中所述现象的欲望。

 

四、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学情,编制4~6道(其中3-4道基本题,1-2道中等题)形成性测试题并说明命题意图

1、物理学里把                                         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意图:考查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为在后面的应用中打下基础)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人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领略自然科学与文学的魅力,体验我国古代的文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田径4×100m的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则递棒人和接棒人应以    速度向前跑来传递接力棒,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棒是            的,若以观众为参照物,则棒又是           的。

(意图:让学生了解生活、物理、社会的关系,学会从身边的现象中发现和分析物理的原理和规律,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4、一个人骑自行车向东前进,这时有一辆汽车从他后面向东疾驶而过,若将骑自行车的人看作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应该是                 

    A   汽车                B   公路

        C   自行车              D   公路旁的电线杆

(意图: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参照物的概念,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发现和索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5、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同向行驶,但甲感觉无风,乙感觉顺风,丙感觉逆风,由此可判断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A                               B   

C                               D   无法确定

(意图:进一步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且能够用它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1.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2.船 地面;3.相同 静止 运动;4.C5.C

五、解答习题

1.《趣味物理学》这本书里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如图所示,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

答:飞机的飞行速度和子弹的飞行速度相等,它们处于相对静止,所以这名法国飞行员能抓到这颗德国子弹。若我们能够和子弹飞行的速度相同,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

 

六、错题矫正

1如图所示,小明在分析甲、乙小车的运动情况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小车一定是静止的

B.乙小车可能是静止的

C.乙小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小车不可能向左运动

学生答案:D

正确答案:C

 

学生错误原因可能性分析:认为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小旗飘动的方向不可能相同。

矫正措施复习巩固参照物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会学生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或运动的方向时,首先要确定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本题中,关键是要知道空气的流动方向。我们先要抓住相对于地球不动的物体(房子),根据房子上烟囱中冒出的烟的飘动方向,确定风向,即空气流动的方向向左。对于甲车来说,当它静止不动时,空气相对于小车向左流动,旗子的飘动方向向左;当它向右运动时,空气相对于小车也向左流动,旗子的飘动方向也向左;若它向左运动时的速度小于风速,空气相对于小车向左流动,旗子的飘动方向也可以向左。所以AD是不正确的。对于乙车来说,空气相对于小车应该向右流动,那么只有小车向左运动,而且速度大于风速时,空气相对于乙车才向右流动,即旗子才会向右飘。因此,正确答案应选C

  平行矫正试题: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甲、乙、丙三辆汽车中,已知三辆汽车同时向前行驶,甲车的速度大小为50km/h,乙车的速度大小为40km/h,丙车的速度大小为30km/h,乙同学产生了自己向后退的感觉,此感觉来自于(     

A.他选择甲车为参照物

B.他选择乙车为参照物

C.他选择丙车为参照物

D.他选择路旁的电线杆为参照物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