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正文

[检查反馈]11-12月份五认真检查简报

发表日期:2009/12/16 12:01:3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06位读者读过

 

200910第一学期“1112月份五认真检查”简报 

为了解教师的五认真工作现状,发现优点,查找不足,充分地准备、更好的迎接区1月份的教学工作大检查。继上次“10月份五认真”检查的基础上,于127日至10日组织学科分管行政对全校教师的“五认真”工作进行了新一轮的校级层面检查,检查重点教学反思和常规工作,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人员分工

潘其斌负责语文组     朱孟水负责数学组       戴家宽负责英语组

陶开超负责理化生     张丛保负责政史地       付德和负责体艺组

蒋小俊负责综合组

二、检查反馈基本情况

本次被检查“五认真”的教师为71人次,其中优秀15人,良好56人,不合格无。

三、各组检查反馈情况

语文组

本组全体教师皆能按课时量要求备足课时,有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手段多样,学法指导意识强。教研活动都能正常开展,听课反馈过程较实,栏目评价全,听课节数近20节。作业上,态度认真,数量足,形式多样,有练习、学案、默写,批改及时,点评到位,做到练评结合,考试较期中前有好转,都能及时检测。

亮点:1、作文完成及时,批改认真,评批到位,眉批、旁批,总评相结合,人文化评价较强;2、备课中教学反思和方法有了突显;3、作业批改清爽有效,注重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能力提升;4、作业检测反馈及时,注重家校间、师生间、教师间沟通交流。

不足:少数教师听课笔记中无节数、等级和评价,亦无听课日期;少数教师备课笔记无上课日期,反馈书写不及时。

优秀:郑有秀、徐道梅、施德霞

数学组:

本组教师大多数符合“五认真”要求,较好做到了有讲必练,讲练结合,堂堂课有作业,有做必批,有错必纠。初三年级的李时梅老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健康的个性影响人,用美好的品德感召人,和学生心灵相通,情感相融。杨道林老师的教学体现了一个“实”。双基训练扎实,教学过程充实,教学风格朴实。

不足之处:少数老师备课,教研的热情不高,对教材缺乏深度的钻研。深情把握不够,个别教师辅导不力,听课次数不符合要求。

优秀:李时梅、杨道林

英语组:

本组教师都能按要求完成完成备课任务,栏目填写比较齐全,作业批改及时到位。态度认真,每课时均有书面作业,同备课组老师能注重教材教法的研讨,尤其是初一年级组教师能一如既往使用导学案,同年级组的教师能在导学案上坚持复备,添加后记,注重学法和教法。本组教师均能按要求参加教研活动,听课记录详实。

不足与建议:

1、希望本组教师能注重教案后的教学反思;

2、多参加教研活动,多听听本组之外的老师的教学研讨活动。

优秀:周卫华、丁正清、王荣美

理化生组:

大多数教师能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进行备课,重点突出,力求体现个性特点,教学环节清晰合理,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均有。总体备课情况良好,各学科都体现出备课组老师的合作精神。其中蒋小俊老师高效课堂上的精彩,且备课详实,准备充分;陈正华老师每节课均有后记,总结及时。陈庆凯老师的二次备课是亮点,二次备课和教后记有一定思考的深度。在作业上,训练量适中,大多数教师能及时批阅,其中付德和老师作业批改采用师生互动的方法,有特色,评语具有针对性。

不足与建议:

1、个别教师教案编写简单空洞,缺乏实用性。教后记有深度、有见解的不多。

加强二次备课,特别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上面多思考。每一课都要有及时的教学反思。

3、作业批改、学生订正、教师复阅不及时

精心设计作业设计,要注意作业的层次性和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查漏补缺,对于后进生,要热情帮助,耐心指导。

优秀:陈正华、蒋小俊、陈庆凯

政史地组:

本组教师能认真研究课标,研究教材,能按要求认真备课,听课主动、积极,能充分利用手中材料精选作业,批改比较及时。陈进老师工作勤勤恳恳,备课认认真真,书写工整,上课踏实、务实,紧抓中考,作业精选,有一定层次;蒋本贵老师作风踏实,工作勤勉,精制导学案,上课能抓住全体学生,作业批改认真及时。

但个别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仍做的不足。

优秀:陈进、蒋本贵

体艺组:

本组教师均能按要求备足备齐课时,做好五认真工作,听课节数基本达标,备课听课栏目均能按要求填写,许多教师知错能改,及时按要求备好课,补齐所缺栏目。

不足:极个别教师由于客观原因未能按要求备好课,希望能在学期末的教学大检查前早做准备,严格按新要求做好五认真工作。

优秀:顾斌

综合组(综合和地方课程)

本组老师均能按五认真要求备好课,课时足。能注重课内外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尽最大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由度,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大部分地方课老师能按校本教材上课外,还节选使用了《江苏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和《名人与江宁》材料,实地参观学习“镇中校史室”;综合课教师能开展制作活动,亲身体验实验成果。

不足:1、综合和地方实践课的活动太少,建议多听多看别的学校做法。

2、部分老师教学方式单一,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理念不能体现。

3、过程性、成果性材料太少,望教师多收集和积累。

优秀:芮开梅

 

后记:

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往往为了应付检查才勉强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通过汇总我校教师反思案例,我们发现教学反思的内容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不少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已经做了什么”“效果如何”“下一步怎么做”等等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洞。不足与建议:

1、教师应正确看待教学反思,明确教育反思的意义,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

反思意识和强烈的发展需要是教师反思的不竭动力。众多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经验,才能不拘泥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实践智慧,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感受到反思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自觉地把教育反思视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应加强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

学术理论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理论和实践水平,能使教师登高远望,高屋建瓴,时刻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活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教育教学的理论源泉、勤于思考探索,才能主动地、深刻地反思,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3、课后反思重在及时、剖析和提升。

教师的反思如同火花,会一闪而过,如果不及时把反思火花捕捉住,它就很可能就此熄灭。教师上的每节课都会有成功和失败,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有能力探究其中的原因,并且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发扬和修正。这种反思的能力需要教师在坚持学习中生成和积累,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

 

 

                                                             江宁初级中学教务处

                                                                     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