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发表日期:2010/4/21 13:56:59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792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管评价方案(试行稿)
江宁区教育局教研室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执行“五严”规定,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和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优质,特制定本监管评价方案。
监管评价的内容及分值量化细则如下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标准分值 |
得分 |
合计 |
监管方法 |
权责人 |
备注 |
A.教师业务素质 (170) |
1.教师教学五认真抽查 (50) |
内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 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
按被检查教师每人每项所评等级评分,优秀5分、良好4分、及格2分、不及格0分,满分50分 |
|
|
平时校内年级或学科视导对教师的备课、作业给予评价,每学期结束综合评定本校得分 |
学校 |
教研室随机抽查:临时通知学校将被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在规定时间内送教研室集中评价(过时或换人按0分计算)。评价结果只公布学校总得分,作为该项学校得分。 |
2.教师教学竞赛获奖(40) |
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区级组织的竞赛 |
按一、二、三等奖,分别为省级10、8、6分,市级8、6、4分,区级6、4、2分, 满分40分 |
省: |
|
学校平时组织相关活动锻炼教师;区级赛由区教研室组织;省、市级赛课由区教研室协调 |
学校 教研室 |
同一教师参加同一系列的教学赛课计最高奖次。区级比赛有的学科可分40岁以下和以上两个级别 | |
市: | ||||||||
区: | ||||||||
3.教师命题 (50) |
(1)组织校级比赛活动;(2)区级比赛获奖 |
校级比赛20分 区级比赛按一二三等奖分别得10、6,4分/年级(小学三科计30分,初中、高中以组织的学科计分),满分50分 |
|
|
学校组织相关培训和比赛 区教研室学科教研员组织区级赛 |
学校 教研室 |
校级比赛活动按20分、10分两个等级评分;区级比赛每校每个年级每门学科各评比1张试卷 | |
4.专业技能考试 (30) |
(1)校级活动; (2)区级比赛 |
校级活动组织10分 区级赛一二三等奖分别得5、3、2分/人,得满20分合计满分30分 |
|
|
学校组织相关培训和比赛 区教研室组织区级赛 |
学校 教研室 |
学校组织相关培训和比赛年度各学科均达1次; 区级比赛按年龄分两段进行(40岁以下、40岁以上) | |
B.学生特长发展 (60)
|
5国家级以上获奖 |
一等奖 |
8分/人 |
|
|
学校重视平时比赛活动开展 |
学校 教研室 |
团体奖依此标准的4倍计算,参加同一系列的比赛以最高奖次为准。计算到50分为止。同一系列比赛个人奖以奖励最高等级最高名次3人计算,团体奖与个人奖不兼得。 |
二等奖 |
5分/人 |
| ||||||
三等奖 |
4分/人 |
| ||||||
6.省级获奖 |
一等奖 |
5分/人 |
|
| ||||
二等奖 |
4分/人 |
| ||||||
三等奖 |
3分/人 |
| ||||||
7.市级获奖 |
一等奖 |
4分/人 |
|
| ||||
二等奖 |
3分/人 |
| ||||||
三等奖 |
2分/人 |
| ||||||
8.区级获奖 |
一等奖 |
3分/人 |
|
| ||||
二等奖 |
2分/人 |
| ||||||
三等奖 |
1分/人 |
| ||||||
9.学生活动 |
各校各学科 开展活动
|
10分 (每年度达10次) |
|
|
学校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注重普及型、群众性、参与率,并注意积累资料 |
学校 |
5次以下,该项不得分,10次以下得5分 | |
C.学业水平质量 (小学100) |
10.学业水平调研(100) |
及格率推进情况 |
40分 |
|
|
小学分成三个片,即城区一个片及街道两个片,进行教学质量调研 |
教研室:集中评估
|
调研的形式有问卷和答卷,及格率达片均水平得30分,超(低)1﹪加、减2分,加满40分止;优秀率达片均得15分,每超(低)1﹪分别加、减1分,加满20分止;总均分达片均得30分,每升、降1分加、减2分,加满40分为止。弄虚作假被查实的本项0分。 |
优秀率推进情况 |
20分 |
| ||||||
总均分升降分 |
40分 |
| ||||||
C.学业水平质量 (初高中) |
11.初中 |
初中学业水平质量 |
300分 |
|
|
(另见初中质量管理方案标准) |
教研室:集中评估 |
|
12.高中 |
高中学业水平质量 |
|
|
|
(另见高中质量管理方案标准) |
教研室:集中评估 |
| |
D.课程计划实施(40)
|
13.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
班级周课表和学生作息时间表 |
10分, 其中课程计划占5分,在校 时间符合要求占5分 |
|
|
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法规,区局科室督查 |
学校 |
课程违规一例扣5分;在校时间小学6小时、初中7小时,高中8小时,不符要求扣5分 |
14.阳光体育锻炼 |
每天满1小时 |
10分 |
|
学校保证锻炼时间,科室抽查 |
学校 |
不满1小时不得分 | ||
15.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 |
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具体实施 |
10分 |
|
学校切实开展 |
学校 |
区教研室随机查看执行情况 | ||
16.平时学校课程管理情况,区教学随机视导课程执行情况(开齐、开足、开好) |
学校管理规范,现场督查课程开齐开足开好情况 |
10分 |
|
|
现场问卷、答卷、学生座谈,给予分值。视导中发现有一次增、减、停、改课程和课时等违规现象此项全扣,其中教师常态课堂教学符合要求5分 |
学校 |
区教研室随机视导执行情况 | |
E.常态课堂检查 (80) |
17.教师平时上课 |
推门听课 |
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分别得5、4、2、0分/人,满分40分 |
|
|
学校抓课堂日常管理 教研室抽查督促 |
学校 |
教研室不定时地组织人员集中随机听课,具体方法另定 |
18.群众性赛课 |
校级赛课 |
40分 |
|
|
学校组织赛课活动并积累资料 |
学校 |
分40岁以下和以上两个级别 | |
F.校本化的过程质量管理监管办法及实施 (50) |
19.学校质量管理 |
学校质量管理方案及管理过程 |
方案10分 管理过程10分 满分20分 |
|
|
教务处制定方案并实施 |
学校 |
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
20.校内视导 |
视导过程与成效 |
10分 |
|
|
教务处制定方案并实施 |
学校 |
每年小学不少于4次,初高中不少于3次。 | |
21.班级学生学业水平管理 |
班级学生学业 水平跟踪分析 |
10分 |
|
|
教务处对各任课教师转化潜能生 、提高班级及格率、优秀率及均分情况进行分析。 |
学校 |
措施有效并注意资料积累 | |
22.校内考试监管 |
试卷质量、考试组织、试卷批阅及分析 |
10分 |
|
|
把好命题质量关,做好阅卷和分析工作 |
学校 |
教研室将对命题、阅卷质量进行抽查评估 |
说明:
一、监管评价的要求
监控评价力求客观公正,便于操作,立足发展,评价内容尽可能量化,主要对教师业务素质,学生特长发展,教学过程监管,常态课堂检查,学业水平质量、校本质量管理、校内视导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
二、监管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监管的内容和方式体现导向作用,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质量监管关注全过程,凸显诊断功能与激励功能,促使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2.过程性原则:教学质量监管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以学年度为评价单位。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学生一般能力的发展;既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又关注教师素质的提升;既关注教师业务素质,还关注学校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既有终结性评估,又有过程性动态发展的评估。通过监管,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状况及教学中的成绩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
3.科学性原则:教学质量监管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符合法律法规。评价的内容既要正确、全面、客观,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教师和学校发展,又要简洁明了便于操作。
4.多样化原则:教学质量监管要将集中与分散、定期与随机、单项与综合、过程与终端相结合,将学校、教师、学生多元评价有机结合,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体现监管的形式与方法多样、监管的主体多元、监管的目标多维。
三、质量监管的保障措施:
1.建立和完善保障、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管制度,在教学质量监管的主体、对象、内容、形式、过程、保障、激励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成立全区教学质量监管中心,增强监管的公开性、公平性、操作性和服务性。
教学质量监管要和学校绩效评估、教师、学生评优结合起来。
2.健全区、校两级监管网络。
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实行区教育局领导下的区、校两级协同管理。过程性评价的主要权责人是学校,区教研室通过随机性视导、教学竞赛活动、学生学业水平调研等手段配合监管。
3.建设质量监管队伍
建设质量监管的组织领导、学科专业、技术支撑等三支队伍,成立由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队伍组成的过程性质量评估核心组及学科评估组,组建调研命题中心组,确保质量评估、反馈报告的科学和准确。
4.建立教学质量监管常模和资源库
在积累过程性质量监管数据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区中小学质量监管常模范式,建立教师能力评价、学生素质、教学管理、常态课堂质量、学生学业水平调研、评价报告等教学质量监控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学质量监管资源库。
四、评价量化注意事项
1.严重违规经查实后实行一票否决。
2.评价所涉及的各部分内容的总分:小学为500分,初中( )分,高中( )分。各学校根据本方案提前开展相关活动,学年度结束时进行自评,根据要求上报相关评审的材料由区教研室组织考核人员进行复评,学年终评出江宁区小学、初中各12所、高中2所“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先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