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德育之窗>>学生园地>>成果展示>>>>正文

读《俯视幸福》有感(读书节亲子阅读)

发表日期:2010/6/2 9:18:5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08位读者读过

读《俯视幸福》有感

                                                                           初二一班 杨颖

   幸福究竟留我们有多远?是近在咫尺,还是遥不可及?美国作家霍森曾说:“幸福是一只蝴蝶,你要追逐她的时候,总是追不到;但是如果你静悄悄地坐下来,它也许会飞落你身上。”其实,真正的幸福就是内心的一种感受。

   人们总是苛求所谓的幸福,总觉得幸福就像游离不定的云朵,可望不可即。

   的确,人是不可能一直很幸福,生活中总会有伤痕——家庭中为碎小的事而争吵,平日里遇到的挫折等。仿佛那时的天空也渲染成了灰色,抬头望时,前后的路仿佛没有了尽头,叫人沮丧,失望。

   人们常常觉得周围的人很幸福,而烦恼一直索绕在身边。让我们剪不断,理还乱。仿佛这是生命中难逃的劫难,总认为幸福从不眷恋自己。感觉幸福若即若离。生活在岁月流淌,过往的幸福与不幸福也如烟花般消散。我们所渴望的幸福,也让离我们越来越远。

   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回味,其实我们的生活也不乏幸福。失意时朋友的安慰,天寒时父母的叮咛,落寞处邮箱里的祝福……如此细微的触动,难道这不是幸福吗?其实,幸福很简单。

   幸福一直搁浅在某一角落,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用一颗知足的心去领悟,你就会发现幸福。不要一味的去放大幸福的含义,幸福是一点一滴凝聚的一种感受。幸福并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体。真正幸福的人始终明白痛苦之后,依然指向幸福。你也许并非一直幸福,别人的幸福也不一定属于你,你需要做的是,守住自己当下的幸福。

   随着时光的流逝,那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年龄已渐渐远去,生命中最纯粹的幸福也停留在最初的纯真里,成长中的我们,慢慢学会了在挫败与进取中感悟幸福。“宠辱不惊,闲看庭外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边云卷云舒。”在潮起潮落的生活舞台上,微笑面对生活,生活部可能尽善尽美。花开虽艳却春去凋落,燕舞虽美却秋来南飞。完美的生活反而失去了意义,失去了真实。

   记得在书中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传说在水沛草美的中南山上出产一只能够幸福藤,凡是得到此藤的人,一定会喜形于色,笑逐颜开,获得幸福,从此不知道烦恼为何物。曾经有哟个人,为了得到不尽的幸福,不惜跋山涉水,去找这种藤。他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终南山,虽然得到了这种藤,却仍然不觉得幸福。这天晚上,他在山下的以为老人屋里借宿,面对皎洁的月光,不由既然长叹。他问老人:为什么我已经得到了幸福藤,却仍然不觉得幸福?老人一听乐了,说:其实,幸福藤并非终南山才有,而是人人心中都有,只要你有幸福的根,无论天涯海角,都能够得到幸福。老人的话让这个人耳目一新,就又问:什么事幸福的根呢?老人就说:心是幸福的根。

   卞之琳《断章》诗中写道:一个人总是在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一回头正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的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俯视自己。俯视自己,你就会找到幸福,幸福不曾漂浮在天空上,它其实就在你的脚下,因为幸福是需要俯视的。

家长感言:

   通过这次读书节活动,让孩子从中受益匪浅,从而培养了孩子读书的好习惯。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后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式,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并且也从这次活动中多于孩子做到沟通交流。看完孩子的读后感后,深刻感受到孩子已渐渐长大,看待问题上有一定道理,也让做家长的我陷入深思。从孩子《俯视幸福》读后感中,我也从这里感受到真正幸福的定义,的确,幸福是需要俯视的。也许它早已降临,只是我们未曾察觉。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幸福,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幸福。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总是在冥冥之中与幸福擦肩而过,仔细想来,的确如此。我们都忘了守住自己的幸福。而总是以羡慕的眼光仰视他人的幸福。在读完文章之后,我与孩子进行了交流,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孩子对幸福的理解让我若有所思,也给予我新的启示。触动着我内心的深处,原来幸福一直很简单,关键在于把握手中稍纵即逝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