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德育之窗>>学生园地>>成果展示>>>>正文

读《青铜葵花》有感(读书节亲子阅读)

发表日期:2010/6/2 9:22:3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047位读者读过

   读《青铜葵花》有感               

                                                                      初一(4)班 齐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的房间挂着这样一句名言。他告诉了我,一个人要有思想和智慧的人无疑是一个躯壳,只有空虚的灵魂,而拥有高尚的灵魂,最好的方法便是多读书。在书的海洋里可以自由翱翔,尽情吮吸知识的甘霖。今天,在我的海洋里激了一朵美丽的浪花——《青铜葵花》

   它是一部爱的赞歌,更是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和诠释。这部书是一部描写一段清苦的生活,但在这表面看来是悲剧的,痛苦的,心酸的,我说获得更多的是感动,敬佩,大爱。

   青铜的坚强执着这是我感动,葵花的善解人意,聪明懂事使我感动,青铜父母的伟大无私使我感动,青铜奶奶的勤劳善良使我感动,大麦地人们的真诚纯朴使我感动。他们一个个都是生活的强者,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会坦然面对,应为在他们的心中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可相对而言,今天我们比他们轻松,幸福多了,在福中不知福,不满足现在的生活状况,我想说即使当前真的面临苦难,也不应当报怨,从而丧失希望。其实苦难也是一种锻念也是一种经历,经历的苦难越多,人生的阅历也就越丰富,也只有经历了苦难,才会更珍惜欢乐。而且我们要学会在苦难中成长,不要畏惧他,笛福说过: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要可怕一万倍”

   现在我们也陷入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主义是面对苦难,痛苦时的怯落表现。他使我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人生的价值,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理解。而当苦难整的来临的时候,我们只能叫苦连天,手足无措,不堪一击。然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能不与苦难结伴而行,就如美丽的玉石需要打磨一样。要善于把苦难看成是一笔特殊的财富,这也是每一个人不可缺少的财产。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吗?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那次灾难,那次汶川等地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人也死伤无数,有人认为:苦难为是么总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我认为:苦难可以使一个人更坚强。可以是国家更团结,可以使民族更强大。就像在地震的无情的天灾面前,我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踊跃的献爱心,帮助受灾的人民。如果你正视苦难,敢于面对苦难,他也会给相应的回报。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苦难的历史,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延续下去。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青铜葵花》要告诉我们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读完《青铜葵花》,我觉得这朵浪花和美,它晶莹剔透,散发米光。它就向黑暗中的一缕阳光,它就像寒冷中的一丝温暖,它就像迷失的一个导航,它就像……

   歌德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想说,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每天和他聊一聊,让他成为一个涵养的人。

 

 读《青铜葵花》有感

(家长感言)

   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欢乐固然值得歌颂,痛苦又不何尝值得歌颂!这就显示成功与失败,他们就像是一对亲兄弟。

   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包括自然和人类自己的野性的苦难,我们每天都能目睹与耳闻的,就比如说2008年5月十二日的四川、汶川的苦难、还有今年的青海玉树的苦难。这难道还会以为这个世界上就只有欢乐与幸福吗!其实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那些现场失落的、沦陷、雪上加霜、楼船偏遇顶风浪……这些差小的是每个人的一生的写照。

   现在的人已经陷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主义。追求快乐,是无可非议的。更是无罪的,问题是这种忘却苦难。在苦难突然降临的时候,我们究竟有多大的抵抗力由于我们忽视苦难的必然性,忽视苦难对我们的生命价值,忽视我们在面对苦难史的风度。其实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是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

   其实这一切全是是在看了《青铜葵花》一书之后的看法与想法,所以说人的一生要不断地读一些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