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正文

10月份“五认真检查”简报

发表日期:2009/11/5 7:33:39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04位读者读过

 200910第一学期“10月份五认真检查”简报 

为了解教师的五认真工作现状,发现优点,查找不足,继上次“开学超备2周”检查的基础上,于1026日至28日组织学科分管行政对全校教师的“五认真”工作进行了新一轮的校级层面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人员分工

潘其斌负责语文组     朱孟水负责数学组       戴家宽负责英语组

陶开超负责理化生     张丛保负责政史地       付德和负责体艺组

蒋小俊负责综合组

二、检查反馈基本情况

本次被检查“五认真”的教师为71人次,其中优秀15人,良好56人,不合格无。

三、各组检查反馈情况

语文组

本组全体教师皆能按课时量要求备足课时,有目标有重难点,有教学手段,也有学法指导。批改作业,态度认真,次数足,能做到一课一练,及时且形式多样,能将作业与评价结合。听课情况较好,次数在10节以上有很大一部分。

本组亮点:1、注重统一备课、作业、检测,尤其是初一年级导学案,集体有交流,个人有复备,用红笔添加后记,注重学法。2、基本上能做到课课默、课课拎、课课批,充分利用练习册,多数作文能详批。3、听课上不但节数多,而且评价细致、多角度,栏目全。4、部分老师作业尤其是作文批改语言注重鼓励性、激励性。

不足与建议:1、备课要注重复备,注重教后反思,这是自我提升的关键环节;

2、听课的评价等内容应及时完成,重视这一回味反馈的环节。

优秀:王玲、徐道梅、谢青

数学组:

本组教师能认真钻研新教材,研讨新教法,切实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备课普遍认真严谨,课时量足,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作业布置量适中,批改及时,检测反馈多,较好做到了每学必考,每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初三老师课时紧,担子重,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化“理念”为“行动”,顽强为学校“扛”重担,他们深知要想上好课,功在课前,力在课堂,辅在课后,备课、上课、作业与试卷批改毫不松懈,一丝不苟。既有个人的手写教案,又有集体复备的导学案。曹小龙老师的备课不仅书写清秀、整洁,而且图文并茂,形神兼备。李时梅、庞昌萍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真情地帮扶学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初一、二教师也一改往日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自主”、“合作”、“探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互动中寻找方法,在探究中理清思路,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

不足:1、初一“导学案”中,题目较多,但“导学”的过程与方法,活动与评价少,学生的反思总结不够,设计缺少坡度和深度。

2、作业没有分层布置,针对“提优”的设计少,不利于优生的拓展提高。

3、少数教师课堂上“大显身手”,教的过多,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

优秀:朱辉、杨平、曹小龙

英语组:

本组教师都能按要求完成教学五认真工作,每课时都有一定量的作业。同年级教师能做到统一检测,作业和试的批改及时;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能够积极参与组内教研活动,各教师的听课情况良好,听课笔记填写完整。初一年级两位老师能够使用“导学案”,钟树霞老师“导学案”的每一课时都有修改和注释等复备情况。

不足:1、部分老师教案本栏目填写不完整。

2、部分教师教学反思没有及时完成。

优秀:钟树霞、倪进翠、乔加敏

理化生组:

大多数教师能按照学校教学常规的要求进行备课,重点突出,力求体现个性特点,教学环节清晰合理,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均有。生物教案值得表扬,总体备课情况良好,体现出备课组老师的合作精神。其中蒋根亮老师教案详实,纪永全老师书写工整清秀,备课、后记都非常实在。马明强老师的备课和教后记有一定思考的深度。作业的训练量适中,大多数教师能及时批阅,其中傅德和老师作业批改采用师生互动的方法较有特色,评语具体有针对性。

不足:

1、少数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临时突击现象。

2、个别教师教案编写简单空洞,缺乏实用性。教后记有深度、有见解的不多。

3、少数教师的作业缺少精心设计,未能达到有效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4、作业批改、学生订正、教师复阅不及时。

5、学生的作业的书写、审题等方面仍是“顽疾”。

优秀:纪永全、蒋根亮、马明强

政史地组:

本组教师“五认真”检查已结束,各教师能按要求备足课,听课比较积极主动、认真,其中王斌老师能超备几周课。所有教师能充分利用手中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精做、巧练,初三的政治教师能狠抓学生答题能力的提升。

不足:1、栏目不全;2、缺乏考试及相应批改。

优秀:王斌

体艺组:

本组教师均能按要求备足备齐课时,听课节数也都能达标。陈格林、顾斌老师书写工整,所备内容图文并茂,特别认真。

不足:1、个别老师仍用打印教案与学校要求不符2、“听课”栏目填写不全。

优秀:陈格林

综合组(综合和地方课程)

本组老师均能按要求备好课,课时足,且有书面作业任务。注重课内外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呈多样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由度,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其中芮开梅老师开展了“十字绣”活动;何生兰老师挖掘地方资源创新地开展“诗咏江苏朗诵会”活动;钱德顺老师让学生实地参观学习“镇中校史室”。

不足:1、综合和地方实践课的活动太少,没有进行后续性的活动拓展,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联系起来。

2、部分老师教学方式单一,应灵活多样,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和大自然,教学形式除了必要的知识传授和专题讲座外,应多开展科学实验、社会调查、小制作、小创造、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技能训练、生产实践、公益活动、观摩考察、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等形式,同时应融入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3、综合课和地方课的评价没有体现,不能仅停留在学科的书面作业上,应有一些设计活动的计划、过程或成果材料。

优秀:何生兰

 

本学期,我校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使用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无疑是一种挑战,希望我们边实践,边思考,激活课堂,生成更大效应,这也是新课标上所要求的教学——要研究教材和学生。希望广大教师们务实的做好“五认真”工作,使自己的业务越来越精湛。

新课改正在进行,我们要敢于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大胆放手,敢于面对困惑,课改之路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因为荆棘之后,必将是一路灿烂之花伴随着我们!

 

 

                                                                                                                              江宁初级中学教务处

                                                                      20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