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法制安全>>平安创建>>>>正文

[综合整治]“再干两百天,环境大提升,巩固见长效”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14/10/25 14:00:00 出处:本站 作者:28409 有1141位读者读过

 

江宁初级中学“再干两百天,环境大提升,巩固见长效”

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开展“再干两百天,环境大提升,巩固见长效”环境综合整治的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巩固我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进一步提升全校环境面貌,实现校园环境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学校研究决定,201410月至20154月,在全校开展“再干两百天,环境大提升,巩固见长效”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巩固“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专项行动和“9322”(即“九整治、三规范、两集中、两提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成效,以更高水平、更好标准、更宽视野继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快校园管理方式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从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从单项整治向综合整治转变,全面提升校园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长效化水平,确保校园面貌优美整洁。

二、领导小组

组长:朱乾坤

组员:刘仲平、潘其斌、陶开超、王  斌、蒋小俊、傅德和

三、工作原则

(一)通力协作,各负其责。全校各条块要全面落实各辖区内整治和管理的主要责任,加强和完善环境治理。全校上下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确保全校整治专项行动协同、有序、高效、整体地推进。

(二)建章立制,长效管理。要通过创新举措,不断提高校园环境质量,实现环境管理标准化,打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实现校园和谐发展。

(三)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以师生满意和百姓满意为前提,集中力量解决好社会关注、师生反映突出的问题。督促各条块履行环境卫生责任,不断提升师生文明素质,积极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局面。

四、工作目标

以整治痼疾顽症、制止回潮反弹、提升校园面貌、实施长效管理为主要任务,实现四项工作目标。

(一)校园环境全域美。通过开展校园环境整治行动,使校园面貌美丽整洁。全力推进“绿色校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师生对校园环境的满意度。

(二)环境质量全提升。推广垃圾分类、加强对食堂废弃物、校园落叶、对校园池塘、下水道、水沟、水池等水体的管理,全面提升校园环境质量。

(三)长效管理全过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校园环境管理标准化建设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实现校园环境管理常态长效。

(四)教师学生全参与。号召师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公益宣传等活动,建立校园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积极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五、实施步骤

根据安排,我校“再干两百天,环境大提升,巩固见长效”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认真梳理,回头看阶段。(201410月)

对照我区迎青奥“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中“拆”、“整”、“绿”、“清”、“管”工作进行再复查再检验。列出重点、难点整治菜单,完善整治方案,集中人力、集中时间进行攻坚克难。

(二)攻坚克难,全面提高阶段。(201411——12月)

采取拉网式排查,向“脏乱差”和“破旧烂”宣战,对校园内的换进顽疾,提高标准,切实消除。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提起问责。

(三)检查验收,总结考核阶段。(20151月至4月)

1月主要对前期工作进行“回头看”;2月至3月初重点对环卫保洁、校容、绿化等进行督查,侧重督查长效机制建立实施情况;3月中旬至4月底,对总体目标任务情况进行复查,重点对校园停车管理进行督查。

这一阶段,主要是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各项整治任务进行同步跟踪督查,并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督查验收考核。重点完善校园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对在此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鼓励,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等不能按时按标完成工作任务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重点工作

任务

负责人

协助

备注

教室硬件及布置

王斌

傅德和、各班主任

 

校园包干区(重点垃圾房、池塘、水池等)

马建刚

各班主任、包干区班级

 

食堂环境及废弃物

傅德和

蒋本贵、餐饮公司

 

房屋外墙、围墙及水沟

傅德和

马跃平、包干区班级

 

教师办公室

蒋小俊

各相关教师

 

各功能室

陶开超

功能室负责人

 

停车管理

刘仲平

傅德和、各位车主

 

垃圾分类等公益宣传

潘其斌

傅德和、环保志愿者

 

 

                                                                             江宁初级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