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德育之窗>>学生园地>>成果展示>>>>正文

读《草房子》有感

发表日期:2010/6/2 10:58:4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40位读者读过

                                    读《草房子》有感

                                                                      初一(4)班 徐雁翎

   “感动”一词,现在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可能很少有机会了吧正如作者所说“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这的确有点难,随着我们成长环境等因素的改变,“感动”已远离我们而去,但在这本书里,却无处不隐含着“感动”的力量。

   《草房子》一本能触及你心灵深处那块可能以永封的感动地带,它正如一股和风,悄悄飞进你心窝深处,将你的“感动”一触即发,它何尝又不是一把心灵钥匙呢?

   《草房子》刻划了许许多多无法言语的爱,有桑桑在小学六年的学习时光,简单可能而充实的美 ,有不幸少年杜子康同命运相抗悲怆的美。有垂暮老人秦大奶奶在临终前那种人性的光辉的美-------。读了这么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大奶奶,秦大奶奶坚持守护这片属于他们自己的艾地,守了30多年死活也不肯离开的艾地。每当人们抬起她把她抬走时,那种反抗的力量,对于那些大人们来说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对于秦大奶奶,她已使出她全部的力量去守护她所坚持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这片艾地。当秦大奶奶赶着鸡鸭大部队“扫荡”教室时,你可能感到多么的可笑,但在这可笑的背后却透露出一种苍桑无力的反抗,我有时会觉得秦大奶奶很可怜,并不是因为她孤独无依无靠,而是她那无法受人肯定的执著,可她也无所谓,直到有一天,秦大奶奶在水中救起一名小男孩时,大家的态度有所转变,纷纷赶来轮流照顾秦大奶奶。也许秦大奶奶是被这份来自大家的爱所打动,她再也不赶着鸡鸭大队“扫荡”,反而护起了学校,管理学校起来。她也和孩子们打起交道来,在艾地里翻来滚去。这时的秦大奶奶不再是顽固而多了一分慈祥可爱。最终,秦大奶奶只为保护学校的一个南瓜而终闭上双眼,孩子们伤心不已。全村人来为她送行,我想这就是秦大奶奶所散发出的人性光辉吧!而艾地里的艾草还随风摇曳。

    有人说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在我的心中,树就是一位变形大师。它总是以变幻多姿的身影教导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它一会儿变成钥匙开启你脑海里无穷的智慧,它一会儿变成文学的烟渺熏陶着你,它一会儿变成无边无际的英特网,丰富着你,让你的学识日益渐长……而这本《草房子》就如一双眼睛,带着你去欣赏,这本书中无处不在感动得美,挣脱束缚的力量。

   无论是因为我们成长环境的改变,还是心理的变化,我坚信感动无所不在,它就隐藏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很少去发现它罢了。生活如一本五彩缤纷的大字典,酸甜苦辣样样都有,当然也不乏感动得美。说它难找,也并不难,也许它就藏在语文书里的一片文章里,也许它就躲在平常不起眼的小事里,也许它就睡在奇妙的课外书中,就让我们用渴求的目光在书中、生活中去寻找它吧!让世界多一份感动于关爱。

 

 

家长感言

   平时,书看得少,在女儿的房间找了一本曹文轩著《草房子》读了其中的一篇(艾地)。

   文中讲述了油麻地学校与政府联合想将秦大奶奶逐出油麻地,十多年都没有成功,是因为坚持(那是她们俩几十年心血换来的这片土地)。到油麻地人在新鲜的阳光下,最大的心思就是为学,让孩子们读书,众人的目光投向了这块四面环水的风水宝地——油麻地。从众人的强拆到秦大奶奶的喃喃自语:“我要我的这片地”,无奈再到学校建成后,秦大奶奶赶着鸡、鸭、鹅大部队与学校的对抗,再后来秦大奶奶在师生关心下态度的转变。她为救一名落水放热小孩落入水中,而这次仅仅是为了学校的一只南瓜落入了水中而亡。全体老师的守灵,墓前孩子们精心照顾的艾草散发着它们独特香气,读后秦大奶奶影子一直浮现在眼前。

   我想社会需要爱,应该都关心像秦大奶奶的人,不要粗暴、蛮横,多一些温暖,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将来祖国才会变得更有凝聚力,更加强大。